ABC小说>军事历史>伐清与殖民>411章 银元
p>

两者之间直径倒是差不多,因为前者有方孔,后者没有。

单论精美程度,“郑家赏功”要远远超过“八里亚尔”,但纯银的重量比,却是1:1.69左右。

既然要制造银元,那就是打算全面推行下去的,本身如今大明流通的就是纹银。

这纹银买个东西还要带杆小秤,有时不放心,还各带一把小秤,之后还要带把剪刀,有时剪多了剪少了都不好。

有了银元再配合铜钱,自然就好多了。

实际上,由西方传入大明的八里亚尔银元很多,毕竟在清朝末年之前,华夏对外贸易,凭借丝绸、陶瓷、茶叶等,几千年都一直处于顺时差。

但这位银元都成了富绅的收藏品,其中东方又以郑家最多。

如今郑恩就是想借机推行银币,方便百姓,特别是方面贸易的同时,也有借着半两制银元,用武力跟西方列强“讲道理”的意思。

比如,一艘盖伦船的出售价假如是两千元,而对方实际上说的是时下普遍流通的八里亚尔,也就是你却用武力,非得用郑家银元来结账,算上银元的重量与成色,那么就相当于省了七成的钱。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你敢说你要的是八里亚尔银元,而不是郑家银元?!

想在弱势的情况下,完成相对公平一点的交易,那么你要么使用郑家银元为货币,要么就按郑家银元的标准来铸币吧!

不管是那种,对于华夏对于郑家来说,都是好事,因为这等于变相的实行了统一量度。

如今还是以赏功的名义,铸造的“郑家赏功”,以后自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改动。

重量与成色不变即是了。

而先在军中推行,却是最利于前期推行的方式,特别是郑家军又都是贵族军。

后世,宛如后世一人当兵全家不饿的西方兵,军中流行的“t恤”一般,最初也只是军中内衬,后因为实用而世界流通。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伐清与殖民》,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状态提示:411章 银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