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最是光阴留不住>第三百零八章 丈母娘

蒲素知道自己的爸爸,自己的父亲在单位人缘非常一般。主要是他恃才傲物,自命清高。其实在别人眼里他也没啥了不起,但是架不住他自我感觉很好。所以除了夏天和邻居在楼下站一会乘乘凉聊聊天,他的大部分朋友都是社会上的鸟友,花友以及无线电爱好者

我不知道以前写过没有,南州家里有一台电唱机,放唱片的,就是老蒲自己组装的。而落地音箱是找木匠打出来的,喇叭部位抠了两个窟窿蒙着布。纺织厂,什么面料都有,再特殊的都能弄到。有一阵子家里一天到晚放着朱明瑛的回娘家

说到朱明瑛,哎,不是上了岁数的也不知道了吧大概算是大陆通俗歌曲的鼻祖了。还有关牧村比她们年轻一些的还有谢莉斯和王洁实这一对二重唱而唱军港之夜的苏小明要比他们晚了不少。

蒲素宜宾吃面条一边夸,确实那个大肠面的浇头炒的非常入味,而且非常酥烂,不像是有的都嚼不动。味道非常好,满满一大碗面连汤蒲素都喝干了。老蒲吃的也很满意,孙莉看到自己爱人吃的这么开心,心情自然也很好,一边帮蒲素擦着嘴边的汤汁,一边让他慢点吃。

蒲素吃完进了厨房给老丈人发香烟,并且口头在里面又夸了一下。老丈人也和那个大厨和洗碗的同事,介绍了蒲素,说是他女儿的好朋友。

这个“好朋友”的说法是婉转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怎么正确表达这个关系,说女婿吧,还没结婚。说男朋友吧,不如好朋友这个词婉转,听的人也都能理解,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蒲素也给大厨递了一支香烟,说着辛苦了。一边还说以后还要再来吃,味道确实好,难怪生意这么好。

这时候丈母娘也来了,看到老孙要点香烟,原本笑兮兮的她立刻拉下脸来说厨房不许抽烟。看来丈母娘卫生工作抓得不错,而且后堂确实也收拾的比较干净。

这里属于静安区,卫生监督部门还是很负责的,三天两头上午就来抽查,取样回去化验。什么生熟分开等等,规矩很多。毕竟这边是有店面的不是和那种流动摊子一样。如果按照当时南州的卫生标准在这边经营,那是根本开不下去的,光罚款和整顿就够受的了。

这里没有对南州不敬的意思,反正南州原本也是个莫须有的地名。说实话,南州在那个年代,市政管理各方面和桑海相比还是差了不少。标准其实一直都有,也都一样,就是执行起来问题太多。当然,现在起码在这种规范标准上是肯定没问题了。

孟菲斯面馆现在生意实在太好,大家都忙得很,蒲素和孙莉让二老当心身体,老蒲则热情的邀请他们有空去家里串门,说完这些他们就走人了。当然,蒲素也没付账。在这里再客气,那就是太虚伪做作了。穿越在仙侠世界

丈母娘一听不要偷工减料立刻激动了,拍着胸口说自己做着有良心的事情。她考察了好多家同业了,完全可以摸着心口说她这里的浇头分量比人家要多出不少。

后来中介按照要求在老城区南市区找了个三百平的店面,市口不好,在往里就是个菜市场。但是门口附近到处都能停车。而且天好的时候,门口也可以摆不少小桌子。

没两年,这个面馆就上了晚报,就是以回城知青自强不息、互帮互助、自主创业这个主题来报道的。丈母娘的照片就登在报纸上,烫着女领导的那种短发卷头,对着镜头皱着眉做思考装。之后还去区里开了几次会,荣誉和奖状拿了不少。

其实赚钱自己丈母娘没赚到多少,最大的成就是解决了一批回城知青的就业问题。这批人年级正是尴尬的时候,不老不小,很难找工作,桑海本身也是受改制冲击很大的地区,本地人都很难再就业。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的是为了生存吃了很多苦。其中种种不容易,蒲素亲眼看到和听到的就有不少。

再后来市里和区里牵头,搞了个菜篮子工程,让丈母娘增加解决回城知青和下岗工人就业力度。然后就搞净菜,让下岗工人半夜把进来的山东蔬菜清洗择菜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八章 丈母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