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更新

第七十三章

林永裳攥着手里的报刊,目眦欲裂。

简直,胆大妄为!

钱家是淮扬旺族,这是无庸置疑的。

钱永道虽然身上并无官职,不过他在帝都学术界的地位,即便林永裳以总督的身份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这还不是最的。

钱永道于仕途上平平,当然只是在德宗皇帝执政时期,以十七岁的年龄考得状元,三年翰林之后,便辞官,携妻归家,自此一心治学,再无出仕。

凭借钱家一流的底蕴以及钱永道渊博的学识,江南最有名的**书院便是由钱永道一手建立,及至如今,钱永道仍时不时去**书院讲学。

**书院是钱永道一生的心血。

亦是江南最有名的书院之一,如果说哪个书院能与**书院想媲美,那就只有杭州城的万松书院了。

两座书院说起来都是官学,不过,万松书院真正是由杭州府筹建。

**书院却是多借钱家之力。

钱家百年积蕴,不会差钱。

对于**书院,钱永道真的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书院多位极具才名的先生都是钱永道亲自延请而来讲学的。

**书院与钱家关系之密切,让林永裳隐隐担忧。

这份刊登着“永定侯公子强|奸节妇至死案”的刊物,便是来自**书院的报刊!

徐盈玉自林永裳手里接过**书院的报刊草草看过,心中添了十分不屑,眼神一瞟道,“不过是拿女人的贞洁做文章,这些读书人的本事也不过如此了。”

林永裳直接吩咐范维,“范维,你去钱家看看,钱先生的身子可还结实?若是钱先生身子结实,我今天去拜访他老人家。”

范维领命去了。

徐盈玉道,“整个天朝也只一份皇家报刊,这些东西,可不是说印便能印的?”

“现在不是抓人的时候。”林永裳抿了抿唇,眼中神色冰凉,道,“**书院本就与钱家关系密切,这样的东西散出去,书生们本身对衙门怨气颇大。若是直接派了官兵去,易生变数。还是要溯手逐源的从源头掐死的好!”

政客并不是爆竹,若是一点就爆,他林永裳不知死过多少回了。

这是总督衙门的事,与她无干,徐盈玉道,“林大人歇着吧,我去看看倩姐姐。”抬脚欲走。

“徐大人。”林永裳唤住徐盈玉,客气道,“我知道徐大人必然要去徐家给祖父母请安的,不知徐大人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林大人请讲。”

“若是有人与徐大人打听钱氏的事,徐大人只管说钱氏已然苏醒,将身子调理好,就能定案了。”

“知道了。”

林永裳又命人备车轿,他携淮扬巡抚、扬州知府,带着衙门官兵,一并去了**书院。

林永裳见到了群情激愤的学子们,也见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钱永道。

钱永道如今年事已高,除了来书院转一转,等闲不见他人。

林永裳做了淮扬总督,这是第二次见钱永道。

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再用俊雅形容已经绝对不合适了。不过,钱永道身上仍能看出年轻时些许俊雅的痕迹,银丝霜发,三寸长须,站在书院户外的大礼堂演讲的最高处,山风吹过,衣袂飘飞,其姿仪形态,仙风道骨不足以形容。

钱永道正焦急的对学子们说着,“老朽虽有幸有书院里教过几天书,做过几篇可以一阅的文章,不过,老朽亦教导过你们,遇事,既不能固执己见,亦不要人云亦云。”

“事情并不像你们想像的那样,老朽昨日病着,听说你们去了总督衙门胡闹,心里十分不安。今天又看到了街上发这个……”钱永道举起手中的报刊,伤感叹道,“是非总要有证据,方有公断。你们并不知里面内情,不过听别人几句闲话,就乱写乱印这些东西,你们哪里还像学堂里的温润如玉的学子们呢。这样胡说八道,与茶馆儿饭肆的那些贩夫走卒有什么差别!”

钱永道叹息,“是老朽没有教导好你们哪。”

林永裳一行人有官有兵,惹眼的很。钱永道正


状态提示:7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