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胡途>第七十五章 赶走了狗,引来了狼

王弥就如同潘滔所说,确实是不想在洛阳再待下去了,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就开始拔营往东撤退,待他和王延领着还剩余的三千老卒,张嵩领着的一万新晋“老卒”,走过跨在波光粼粼七里涧的旅人桥时,还没等得及感叹他那逝去的青春,从王老五等“仆役将军”所带领的后队,突然就大乱起来,后方是马蹄阵阵,喊杀冲天,惨叫连连……。

王弥看到此景,倒也没有惊慌,好像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一般。以己度人,按照他的性格,昨天的打败,之后也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何况现在洛阳兵力与他已经相差无几,还有一只精锐骑兵,此时他已经是毫无胜算。

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面无表情的果断下令,王弥直接抛弃后队,急行军带着“精锐”就脱离战场。

一阵疾驰之后,经风陵渡越过黄河,经太行山轵关陉去往山西,与王章汇合后,直接奔赴并州黎亭投奔了刘渊。

刘渊也是遣使迎接,客气非常,又是设宴款待。一阵寒暄,就像现在老朋友聚会时一般,一起追忆了一番曾经相聚的一番时光经历,酒过三巡之后,王弥先是大说特说了一番洛阳之战的所见所思,然后大拍了刘渊一番马屁之后,最后劝其称帝。

刘渊听到王弥这个当初在洛阳相识的小兄弟这么支持他,也很是高兴,虽然对称帝之事也是心痒难耐,但常年的人质生活,让他知道耐心的宝贵,深知此刻并不是称帝的好时机,还需要更加等自己更加“强壮”一些,才能不被别人吃掉。

他一向崇尚汉学,虽是匈奴人,但却对汉家文化甚是崇拜,也是知之甚深。现在一打起了复兴汉室的旗号,不出意料,成功笼络了一大批汉族主义者。

刘渊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他绝对不想自己成为陈胜吴广之流,没有实力去称帝,只会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不过王弥是个人才,现在来投靠他,又送来了这么多金银和情报,他也是大大的赚了一笔名声和实惠。

貌似大方的封了王弥为司隶校尉、加授侍中、特进,可惜王弥对所任官职是坚决辞让。后来刘渊又封王弥为征东将军、东莱公。这次到是爽快答应,并马上出发,与石勒汇合,一起攻打大晋的冀州之地。

……

刘渊对王弥的这些封赏,很明显都是空头支票,东莱地处青州,青州此时还在大晋苟唏手中,意思也很简单,官我封给你,但兵你得自己招,地盘你得自己打,钱粮你得自己筹,至于以后地盘打的下来,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大汉国公,打不下来,那是你没用,不能怪我没有给你封赏。

当然这些王弥也都清楚,但也没有办法,他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而且现在他需要一个靠山,只有刘渊这里可以对他提供保护。他来之前也想的特别清楚,所有的事情都得靠自己,所有的待遇都得自己争取。何况刘渊这里,得到这样待遇的也不是只有他一个,石勒还在他前面,刚去投奔刘渊时也是一样。

何况,王弥心里也未尝没有别的想法,比如秦失其鹿,楚汉相争时,刘邦最开始也是东奔西躲,屡战屡败,也曾进山为盗,与他王弥的处境是如此相似,他完全可以复制刘邦的做法,老办法只要有用就是好办法。能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现在一时的不如意,完全可以无需在意。

……

刘渊是匈奴人,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皇后。

至于为什么姓刘,起因是汉高祖刘邦的和亲政策,刘姓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后来汉武帝大败匈奴后,北匈奴逃去了欧洲成了匈牙利,南匈奴依附大汉,以刘氏为姓,做起来亲王加雇佣兵。曹操掌权后又把匈奴分成五部,所以也称为五部匈奴。

刘渊文武双全,擅长骑射,父亲死后,接掌部属。即为五部匈奴的首领。他臂长善射,体力过人。身高八尺四寸,特别的是,胡须长三尺多,心口上还有三根红色的毫毛,长三尺六寸。

有此异像,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赶走了狗,引来了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