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胡途>第六十八章 给我杀了他们

因为有攻城车的妨碍,不宽的桥面更加狭隘,随着王老五的命令,能冲上去的贼寇并不多,乱糟糟的一丝阵型也没有。

一阵鬼哭狼嚎的怪叫,30步的距离转瞬即逝。一个个贼寇扑到阵前,一些不知是勇猛还是吃了豹子胆的家伙,竟然直接跳到盾牌之上,想着利用身体的重量加冲劲突破而入。

以前都是这样干的,也都一一得逞,可惜这次却没能如愿。这些跳上去的贼寇,直接就刺死的空中,或者就是从盾上被顶了下来,然后被几把刀一起插入,死的不能再死。

秦正的御阵,结合了罗马的龟阵和自己从电视电影小说等等地方,收获的各种脑洞。盾牌如同鱼鳞一般两两相叠,士卒在防御之时,可以利用合力,把冲击力分散给其他人,无需一个人承担。

贼寇的冲击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的影响,这样三五成群的冲过来,完全就是“千里送人头”。锐金部长期训练的成果在这一刻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一个个士卒动作迅捷有力,简单明了。阵型丝毫不乱,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按照既定程序有条不紊的生产着。盾牌顶住,环首刀插出又收回,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所有人无需眼睛查看,只需要感受到盾上的压力,毫不犹豫,出刀斜插。

这个斜插可是经历多次改进后的产物。原本在秦正的设计中,这个御阵的攻击动作是直插,后来在多次的实战对抗中,发现斜插可以更好的造成伤害,因为这个动作的完全就是意料之外,防不胜防。按照常理,人都是首先防御自己身前,这个动作就是打破常规,现在从旁边插过来,谁能想到。

贼寇们是惨叫连连,秦正他们却是一点不慢,好似穿了一件反伤甲,不过这个反射的伤害,却比伤人的还厉害,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城门口就倒了一大片。

秦正在御阵中,顾不得查看盾外是什么情况,在密不透风的御阵里,想看也看不到,何况,他还在最中央。

踩在血水浸透的地面,胃里虽然有点难受,但也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看样子环境和经历确实是让人成长的最好手段。

受伤的贼寇还在惨叫,秦正稍稍把自己头顶的盾牌往上开了一点,透过露出来的缝隙,看到阵前已经没有了贼寇,所有人都退到了桥对面,顶着盾牌不敢上前。

平复了一下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大声吼道,“前四排退后,五六排两层立盾,盾墙起。”

一瞬间,犹如刺猬的御阵散了开来,前四排的士卒微微喘着粗气,迅速从后面士卒让开的通道中退到后面。刚刚那几分钟的对抗,他们是主力,虽说现在还有余力,不过战争不是对抗,秦正还是想要他们休息一下,回复一下体力。

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实打实的训练了几个月,可不是那些一个月训练几次的渣渣可以比拟的,虽然赶不上斯巴达三百勇士,但在这个世界应该算的上精锐,这也是他敢出城迎战的勇气所在。

待前四排的士卒通过,第五排士卒直接把盾插在地上,第六排则是持盾架在上面,瞬间一个用盾牌组成的墙则架在了那里。

秦正看到贼寇都退出了桥面,御阵毕竟只能防御,移动起来极其不便,简单说就是几乎动不了,而且攻击手段也过于单一,只能等敌人过来,不能主动出击,不是很方便。在敌人人数不多的时候,绝对是有利的一方,但要是人数一多,或者是碰到一些其他情况,特别是骑兵,御阵还是比较被动,毕竟人力有穷时。

所以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变成更加便利的盾墙,虽然也不能快速移动,但是防守起来更加便利,面对弓箭手和步兵攻击都不怕,特别是变阵很方便,也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种万能阵势。

……

马贵在城头是看的目瞪口呆,一开始他听到秦正说让他注意城门,射住阵脚,狙击100步左右的敌人,还没有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直到听到秦正让徐阳开城门,他才算彻底明白过来,一时间也是吓得要死。

只能竭尽全力,按照秦正的命令,组织城头的弩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给我杀了他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