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剑道归途>第二百一十七章 阳曲酒

林夜在景王府挑选了一匹成色上佳,眼神犀利的枣红大马,背上昨晚整理好的包裹,身上除去有着七八十斤重的断水剑,便再无其他重物。包裹里放着当时李勇交给他的那卷从落水国寻来的《再东征》,以及一大把的银票,据说江湖人物大部分都视金钱为粪土,可林夜却不这么认为,他更加坚信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银钱并不是景王府所出来作为这次行动的经费,而是他自己的,朱治本想抽调出一些银钱供他使用,奈何整个北境正在用钱之时,哪有闲钱。林夜则表示不需要,并当场拿出几万两银子的银票,江湖上不平事多,大奸大恶之人也有不少,他们便成为了林夜打秋风的对象,一来二去,竟也弄到了不少。

一人一骑,潇潇洒洒,前些时日往北赶,今日又要往南去,若总是风尘仆仆,倒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林夜深明这个道理,一路上倒也不紧不慢,毕竟对于即将要行之事,尚无明确对策,或许在路上能有收获。

要说江湖上的门派,林夜只有粗浅的认识,多半还都是道听途说,谁知道有着几分真,几分假。有所耳闻的门派大都高端大气,名声在外,华山派便在其中,华山派创派已有几百年,像这样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门派并不是独一无二,但只走上坡路,长盛不衰的却只此一家,从创派开始,便一直处于巅峰状态,在江湖上的名气从未有半分下降,作为同一时期成名的恒山派便没有这种运道,也不知是何原因,近百年来名声渐渐没落,到如今连江湖上“五大门派”的名头都没混上。

华山派坐落于群山之上,整体的规模比起林夜师承的太横派不知大了多少倍,华山作为主峰,门派大名由此而来,在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六座山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其中,这些福地洞天不沾染世俗的尘埃,充满灵气,称得上绝佳的练武之地,华山派长盛不衰的运道怕也于此脱不了关系。华山创派祖师吴一手,使得一手好剑,成名与数百年前,自创的“无我连剑诀”更是走遍天下难觅敌手,这也为华山派的名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山派弟子众多,多半都是大周国土慕名而来的,外邦的武者也有,只是数量不多,说一句集天下精英于此也绝不夸张。另外,华山派虽是剑派,可历经几百年,底蕴富足,门内武功秘籍无数,更有甚者,七峰之中各有长短,几代人领峰人沉浸武学,苦心钻研,将剑的修炼又分为多种,博大精深,虽都修的是剑道,可其中的变招又何止千万。

太横派的凝劲诀内功已经玄妙无比,却不被世人所知,难道这华山派有更强的功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番前去,林夜也有去拓展见识的想法,想到那位梦想重振门派声威的太恒派掌门时,他总是有几分愧疚,自从出了门派,对门派视乎只有索取并无回报。

行径十几日,终是离开了北境,温度回暖,精简的黑色棉袄在身上虽不影响行动,可却显得与旁人格格不入了,林夜在附近的城镇中换上了一套较为宽松的秋袍,配合多日不曾处理的胡须,还真有了几分江湖人士的样子。

这日,他来到了一处名为远阳城的地方,这里处于东北两境的交界处,城镇算不得多大,就规模而言,如南境的宛城一般,城中建筑设施虽不及富庶的宛城,但论起人流量却也不小,街道上人来人往,居然还有不少江湖武者的踪迹,这让林夜有些不解,按理说这北境东境的武者数量虽算不上凤毛麟角,也但绝对不多。

如同其他赶路的路人一般,人困马乏之后,林夜来到一处酒馆,想弄几样小菜打打牙祭,顺便喝点小酒。

酒馆内摆着好几桌,林夜扫过左右,各有一桌,看起来此处生意不错,想必饭菜可口,美酒香醇,左前方一桌一行四人,身穿华贵的锦袍,从桌子上行囊挤出的痕迹来看,还带着不少现银,多半是跑生意的商贾,右前方一桌一行三人,一看便是江湖武者,个个带着兵器,行为谈吐间暴露这草莽的豪放。

林夜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七章 阳曲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