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回眸1991>第195章 两个好消息
商业街。

与原来的项目方案相比,方案出现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投资从130元人民币变成了18亿美金,因为人民币汇率从55贬值到827兑换一美元,投资压力反而减轻了。

第二个变化,增加了一条地下商业街。

第三个变化,建设期从八年缩减为七年,建设项目时间缩短一年,质量要求更高。

总体来说

太平洋广场项目建筑风格以大明时期为主,与燕京城总体建筑格调相符,融入了强汉的恢弘,盛唐的华美等建筑语言,荟萃汉家建筑精髓,是一座纯正的中式古典风格大型建筑群。

重檐叠嶂,处处皆景

整体太平洋广场项目,采用了华清大学刘翰墨教授为主设计团队方案,代表了国内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

真正诠释了那句话;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王耀城考虑了下,前期22亿美元开发资金从红帽公司调拨,加上去年支付的3千万美金启动资金,支持项目顺利推进不成问题。

盘算一下手上可以支配的钱,除了香港证券账户之外,

红帽公司账户上原有54亿美金,在发现网景公司的股票异动之后,网景公司帐户上剩余的282亿美金,绝大部分,也逐渐抽离了网景公司。

最终,网景公司账户上只保留两百多万流动资金。

红帽公司账户上资金总额达到82亿美金,抽出22亿美元推进太平洋广场项目,依然持有6亿美元巨款。

淮州八寸晶圆生产基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还有最后的约1亿美金款项未付,需要在年底前支付完毕。

这样算下来,红帽公司背负花旗银行总额14亿美金银行贷款。账户上可以保留5亿美元流动资金,用作雅虎公司第二轮以及其他的并购开发项目,资本金还是充沛的。

房产开发项目,没有可能全部用自己资金,大部分要靠银行贷款,能有30自有资金已经是非常充沛了。

如此一来,

太平洋广场项目这25亿美金,除去总额12亿美金的拆迁款,土方项目交给自家的太平洋建筑公司,其余资金足可以应付项目前期施工需求。

重生来到这个世界,总得留下点什么。

太平洋广场项目寄托了王耀城一份美好的梦想,而且可以带来稳定的收益,妥妥的一只下金蛋的鸡,没有理由放手。

与其给太古集团去赚,莫如留在自己手里,太古集团哪儿凉快哪里歇着去。

太古集团开发项目有一个特点,就是慢。

香港太古城为例;

1970年初,太古船坞迁移到青衣岛更名为“联合船坞”,1地产开发。

1975年至1985年,太古地产在此期间,共建造海景花园和海天花园两个高档楼盘。

1982年至1992年,太古中心一期到四期分别落成,成为港岛东区最大型的购物中心。

一个太古船坞二十年下来依然没开发完,体现了细水长流的精髓。

太古集团是个有严重拖延症的老牌港商,燕京城长安街一号项目交在他的手里,20年都开发不完。

时间长达16年的整体开发计划提交上去,原先支持太古集团的领导傻眼了;

这……

没开玩笑吧?

细思恐极,没人敢想象,燕京城长安街核心位置始终脚手架林立。

16年,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了,莫要说政绩,啥都黄汤了。

太古集团秉承英国人一贯高傲,固执的态度,很难沟通,是这个项目出现转机的关键性因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说到底,王耀城真正应该感谢的是这帮子思维僵化的英国佬,固执僵化的保守自己的传统,与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彻底脱节。

现在最流行什么?

是拓荒牛精神,是每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锐意改革创新的特区精神,它代表着从里到外的深刻变革,渴求发展的决心,迎着改革东风趁势而起,不能够适应的全部都要淘汰。

渴求跨越式发展的急躁心态体现在经济的各个层面上,从上到下都急于


状态提示:第195章 两个好消息--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