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是三国>0096 大宛国无奈投降 乌孙国援兵抵达

次日一早,刘备使者便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大宛国皇宫,这文官是刘备先前收养的一个孤儿,通过田丰等人前期在秣陵时的培养,基本上能有个一县之才,名叫王楠。

刘备此番派遣王楠过来,一是王楠还算有点才干,另外一个追主要的原因却是生怕派遣刘晔、陈琳之类的大才却怕出现意外,当日议事的人也都知道这个事情,但却都瞒着王楠。

而王楠自己却认为刘备是在重用他,所以此番出使王楠也是铆足了劲,势必想说服大宛国国君投降,然而毕竟是才干一般,王楠尽然对田丰兵至何处却一无所知,但却也影响王楠的出使。

大宛国王宫内,王楠看到一脸焦急的大宛国国君,缓缓开口说道:“大汉,西域大都护帐下王楠,王子玉见过大宛国国君。”却是简简单单的做了一个揖,然后便傲然的看着大宛国国君。

大宛国国君看着一脸傲气的王楠,却知道,这王楠有傲气的资本,此时田丰率领的大军离大宛国国都也就只有三百里的距离,再有一两天就能攻到城外,这一两天虽然动员十数城的青壮,但也仅仅得到三万左右的青壮,能否防守住田丰还是一回事呢。

“上使此番来我大宛所谓何事?”虽然心中焦急,但此时能为自己争取多点利益则多争取一点吧。不过唯一的稍有自信的便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刘备大军的进度,这位使者却是不知道的。

“楠此番前来,却是为了给国君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若他日我家大都护兵临城下,国君身家性命却由不得国君了。”王楠也没有绕弯弯,而是开门见山的说道。

“吾大宛尚有大军十万,西域大都护拥兵不过十万尔,吾大宛何惧也?”大宛国国君听说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便有些不开心,虽然注定要投降。

“国君之十万大军又岂能与吾家都护的十万大军比较?首先、都护之十万大军乃是精锐;其次,吾西域有大汉为依靠,但有人不服,大汉百万大军朝发夕至,顷刻间毁灭一切敌人;第三,国君以一国三四十万人口所选的十万大军,乌合之众尔。”

张楠顿了顿,看了一眼满脸铁青的大宛国国君,然后又缓缓说道:“莫非国君想以十万乌合之众对抗十万百万大汉精锐之师?”

“使者言过矣,吾大宛十万大军遂不如刘都护之兵精锐,然吾大宛与乌孙已经联盟,而乌孙有大军二十万,且大汉总有百万雄兵,但行至西域却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言外之意,却是联合乌孙的大宛却也不惧怕刘备。

“乌孙?大都护已然派遣前军师贾诩进入乌孙作战,乌孙自身难保,有如何救援大宛?如若国君依旧觉得大宛还有一线生机,且至自己性命不顾也要成全乌孙,如此楠告辞,国君自思之。”说完,张楠头也不回的便向宫外走去。

见到张楠如此,大宛国君却开始着急,急忙又开口说道:“使者,且慢,使者既出使欲说服我大宛向都护大人臣服,为何又半道而走呢?”

“国君冥顽不灵,待都护大人率大军平大宛即可,吾有何必浪费唇舌。”

“使者,且慢,若本王愿意臣服于大都护,大都护可有什么安排?”

“国君及国君家族皆可保存,且可保存国君钱财,但需要姑墨城定居,当然,若是国君或者国君族人日后有才干,大都护也不吝啬授予大汉官职。”听到此话站南停下脚步,然后将所有的条件全部说了出来。

大宛国国君看看宫中的一众文武,最终却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既如此,吾愿率全体大宛国投降,且希望使者说话算话。”

“必然,还请国君签好降书,然后随吾一起回疏勒见我家都护。”张楠一看,大宛国国君真的投降了,便面色一喜的说道。

之后大宛国国君就召集大宛国文臣武将,准备好一应投降事务,然后便跟随张楠一路东行,不过两百里,便到达了田丰营中,见此,张楠后悔不跌,没有想到此刻田丰已经率大军打下了小半个大宛国。

虽然后悔,但却也完成了刘备的命


状态提示:0096 大宛国无奈投降 乌孙国援兵抵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