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释怨——谋而后行>一百一十二 善念善行善缘

拒绝了再回隆安城的姜家一行人,在得知建康帝并没有大肆派兵追踪她们以后,一路上就改行了官道。不仅让她在路途上可以住进正规的客栈,还方便凌宵买需要的药材配药制药,行程上也安全,快捷了许多。

曹怡萱仍旧没有醒来,虽然脸色看起来越来越好,唇色也日渐红润。凌宵每日为她诊三次脉,都说脉象平稳,并无大碍,可就是仍然不见她醒来,这让姜筱璕更加怀疑中医的可信度。

每日她睁着自己黑色的大眼睛,盯着凌宵替曹怡萱诊治,却总在凌宵离开后,小嘴嘟咙着自己的担心和怀疑。不曾想,却得了几乎不说话的姜弘敏的劝慰,她说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有发现更坏,这说明在变好。”

虽只得两句,却也让姜筱璕感觉到莫明的兴奋。觉得这个大姑姑也没那么难相处,看人、看事都特别的客观理智,或者只是因为受的伤害太大,需要时间愈合而已。

自打那日拒了隆安城的信使后,谢子博便真如他所说的一般,开始承担起照顾这一大家子人的责任。一路上行来,虽然由末离在打理着吃饭、住店的事,却是在末离请示后,由凌宵与他一起来决断,不再让人去烦扰姜弘静。

姜弘静安静地观察了这几日,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明显地长大了,心里着实宽慰不少。便也就放心地交给他与凌宵去决定,只是嘱咐他多跟着凌宵与末离学习,一路上多观察他们与的各色行人如何打交道,如何的接人待物。

不过六天的时间,她们就行到了巴青与晋西相交的地界。这一段路虽然仍是官道,却略显荒凉,走许久才会偶尔遇到一些人,而且多是如她们一般赶路的人。幸而她们本身的队伍不算小,人也有那么多,才不至于显得孤单。

就在出巴青的地界那里,有一个茶寮。茶寮并不大,稀稀啦啦地坐着几个客人。虽是一个茶寮,主要给路人提供煮沸了的水,也有一些热腾腾的小食供错过早餐的客人们裹腹。

开茶寮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帮他打下手的是他的老妻和他们甚是憨厚的儿子。之所以说‘憨厚’,是他们这个儿子看起来的确有点憨呆,但长得甚是壮实,看起来极为有力气。

姜家一行人的车马行到这里,眼见已近午时,再往前行,路途甚是荒凉。想着一两个时辰之内必然没有什么人家,末离在请示了凌宵之后,又与谢子博知会了过后,一行人便暂时停了下来。在这个茶寮里取一些水煮碗茶,歇息片刻。

车停了下来,一般没有特殊,便是护卫们修整行装,给马匹喂水喂食料,丫头们下车取水煮茶。姜弘敏极少下车,姜弘静偶尔还领着赵梓桐带了围帽下车透透气。凌宵倒是每到一处都四处走走看看,谢家两兄弟便也跟着凌宵到处走走。

姜筱璕自那日换上男装后,便再没穿过女装。众人见她小,也担心隆安城的画象有传出来,便由她一路着男装。整日在车里呆着闷,在停歇的时候,她便会跟着下车,寻到谢家兄弟身旁,跟着走走看看,多数时候都是由谢子硕牵着她。

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少年牵着她这个老灵魂,虽然有些别扭。可如今她只得六岁的小身板,不让人牵着,只怕他们不给她跟,她只得慢慢习惯自己的小儿身份。

如今停在一个荒凉的所在,只得一个茶寮,本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是见到凌宵与谢家兄弟都下车坐进了茶棚子里,姜筱璕便也跟着坐了过去。谢子硕更是习惯了有她跟着,还问她,可有饿了,可要吃点小食?便领着她去到冒着热气的小食那儿去看。

姜筱璕跟着谢子硕看了一下,见有煮熟的玉米棒子、一种她叫不出来名字的米糕、盐水煮的花生和豆子,却没见后世常见的茶叶蛋。想来这时代的人应当还不知道用茶叶煮蛋这样的吃法吧!

想着每次凌宵总会要上一两碟花生和豆子吃上一些,便自己要了一个玉米,帮着他们点了一碟花生和一碟豆子。

待他们刚回到茶棚里坐下,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就将玉米和花生


状态提示:一百一十二 善念善行善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