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冷笑一声:“看来皇后是支持皇上亲征了。”

梁珞瑶以为罗凯开窍了,微笑的说到:“当然支持,王侍郎不认为这个是个好‘机会’吗。”她讲机会二字故意说的重了些,这可以理解为出兵角厮罗的机会,当然如果罗凯够聪明自然明白,李谅祚亲征后兴庆府内空虚的机会,

罗凯哈哈大笑,你梁珞瑶当我罗凯是什么人了,“皇后果然是聪明人,若是趁着这个机会将西夏送到宋国,不仅可以回到宋国安心教子,还可以自保平安。”

梁珞瑶指着罗凯,她气的面色发白,浑身微微颤抖,难道自己的机会是讲西夏拱手送给宋国吗,我说了半天就这个意思吗,这个罗凯简直是软硬不吃的朽木疙瘩,她憋了半天说了一句:“你退下吧。”

罗凯谢过梁珞瑶,转身退下画舫一层,站在画舫船头一样可欣赏美景,待画舫靠岸他头也不回的大踏步离开御花园,只留下梁珞瑶坐在画舫二层看着他背影的发呆,

罗凯回到邸店命张平乔装成西夏百姓,去找来武苏;又写了一封信让折克隽送到漫咩府,安置完毕等二人回来,罗凯交代武苏留意翊卫司指令,关键时刻去找漫常,只要听他的话保证武苏日后平步青云,武苏听了罗凯吩咐又接了银两心中感激不尽,

折克隽复命回来,与张平同问罗凯接下来做什么,罗凯笑着说到:“在西夏避暑。”

三日后西夏皇上李谅祚亲自带队出征角厮罗,这个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宋国,太子赵曙听到此事,急忙召集心腹商议,他决定奏请朝廷趁着西夏发兵角厮罗国内空虚攻打西夏,

赵曙的奏折奏上朝廷,结果什么事一到了宋朝的朝廷,马上变成了文臣们的扯皮大会,大将军种谔率先反对,他觉得西夏出兵虚实未知,边境刚刚安宁,朝廷派去通商的使者,出兵无名,

赵曙看了看韩琦,当初韩琦可是嚷嚷着要打西夏,现在机会来了,韩琦还不站在自己这边么,以韩琦宰相身份,定然有说服力,

韩琦毕竟是宰相多年,他有私心保住宰相之位不假,不过毕竟他是两朝元老,更多时候他还是会站在大宋国事利益的角度考虑,韩琦说的可不对太子心思,他启奏到:“西夏攻打角厮罗,两国都是大宋的臣国,与其去打西夏,不如去帮角厮罗抵抗西夏。”

这两人吵吵完宰相曾公亮说话了,老头儿捋着几根稀稀拉拉的胡须说到:“咱们谁也不帮,西夏与角厮罗是互相制衡,不管谁壮大了边境之上都无益于我国,况且如果打了西夏,宋国就会有夹于角厮罗和辽国之间,未必对我国就是好事。”

仁宗这次点点头,宰相曾公亮说的正对自己的心思,他安抚众臣说到:“邻国小纠纷,只管看着就是了,更何况我国有使者尚在夏境,不可出尔反尔”仁宗说罢退朝,

太子赵曙回到府邸,心中莫名的邪火,他踢椅子摔杯子都无法排解心中郁闷之气,罗凯,又是罗凯,为什么仁宗竟然对这个罗凯比对自己这个太子还要重视,护狄青,烧漕船,打内臣,软硬不吃的罗凯,早晚是心腹大患,你小子等着,等到有一天江山我做主,定要让你好看,

远在西夏的罗凯,并不知道太子因仁宗袒护自己愈发怨愤,他安排折克隽和张平每日上街打探些消息,罗凯就在邸店之中看书写字,或者见见在西夏的宋国人,再无聊了就去藩汉学院,每日吟诗下棋好不清闲,

罗凯在兴庆府避暑悠闲,半月之后李谅祚的部队到了渭州,先行开路先锋漫咩忽然停下驻扎,并命在渭州旁修筑巨大的城堡,

消息很快传回兴庆府,这天张平从街上回来,推开门见罗凯正和折克隽一边摇着扇子,一边下棋聊天,他刚刚从外面回来,七月盛夏动一动都是一身汗,张平一边擦汗,一边咕咚咚的喝了几口白水,感觉暑热稍微好些了,这才蹲在罗凯和折克隽的棋盘前面笑呵呵的说到:“折大哥,你那日给漫咩将军送的什么信啊。”

折克隽看着棋盘问道:“怎么,是否有前方的消息啊。”

张平


状态提示:21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