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秦钜子>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
特权不再,闾左无依,下一步……莫非二世要废除二十级军功爵位,使奴隶为草芥,黎庶作猪狗?

新郑郊野,枣园乡,枣园里。

枣园乡是黄帝当年带领臣民栽种枣树的地方,乡治之外有大片的枣园,枣园之中有野舍一座。

这座野舍没有名字,但在天下豪杰口中,它却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韩公子馆。

韩公子馆的主人是韩襄王的庶孙,横阳君韩成之弟公子信,可相比于这两个显赫的身份,他更为人所知的却是第三个身份,那便是张子房的主公。

世上传闻,张良当年散尽家财刺秦,事败而逃,亲弟病死。横阳君为撇清关系,亲自为官府作了张良的画像,而公子信却三番五次接济他,不仅帮助张良熬过了最难熬的一段岁月,还为他赎回了祖宅。

故事平之后,张良放弃了韩国的正统继承人横阳君,视公子信为主公。也正是因为张良的活跃和声望,中人之姿的公子信才得以在豪杰之中闯出名堂,与楚之项梁,赵之赵柏,齐之田谵共尊为“新四公子”。

这是极高的尊望,尤其在始皇帝身死,二世胡亥又越来越凸显出昏庸的当下,尤显尊望!

三月中旬,发闾左谪戍渔阳的御诣传至新郑,公子信大喜过望,急召张良馆中问策。

正在彭城参与四公子密谋的张良五日而至,一入馆中,便向公子信朗笑道贺:“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秦二世自取灭亡,反秦复国,大势已成!”

公子信手中酒觞当即滑落。他目瞪口呆问:“大势……真成了?”

“大势成矣!”张良振奋感叹,“此番我代主公往彭城赴四公子会,见到了齐公子谵的信臣田广,楚公子梁的信臣范增,赵公子柏的信臣张耳,俱多智广谋之人。我四人聚而密议,皆认为秦二世多行不义,武安君李恪怕是不日便会据西北而反。天下将乱,大事可期!”

“李恪会反?”公子信不信道,“若他会反,二世为何不顺了周青臣的意治他谋逆,反要晋他为彻侯?那可是二十四岁的彻侯啊,这世上何曾有过?”

“此事主公便有所不知了。”张良感慨道,“李恪才绝天人,绝不能以年岁估之。我当年与其颇有交道,深知此人不能为名爵所动,二世如今对他多番讨好,正说明他已有反意,不可挽回!”

“连彻侯都不可挽回……莫非,他想做皇帝?”

“在我看来,他并非自己想做皇帝,只是想让扶苏做皇帝。”

“废立!”

“正是废立!”张良哈哈大笑,“李恪有西军,据西北,二世有南北二军,据中原。这一番龙争虎斗,谁也不敢轻言必胜。而他们乱战之时,便是六国复辟的绝佳之机!”

公子信整个人振奋起来:“我等当如何做?”

“伺机而动,合纵六国。”

“机在何时?六国何在?”

张良深吸一口气:“六国者,公子柏复立赵国,耳君与魏公子豹有旧,将说动其复立魏国。我去寻横阳君复立韩国,楚公子梁已寻得楚王之孙,将复立楚国。齐国自然由齐公子谵复立,燕国无主,当寻一贤能,立为燕王。如此六国俱全,秦治分崩,足可聚天下强兵,以抗虎狼!”

“那机呢?是不是要等到秦地战起?”

“李恪与二世开战自是其一,却不是最好的时候。”张良冷笑一声,“我,范增,赵柏,项梁,田荣与李恪皆熟识,尤其是我与赵柏。李恪虽不满胡亥为二世,已有了废立之心,但此人野心极大,又顾全大局,若六国在他战起之时复辟,他会立刻与二世何解,哪怕只是暂时的,也不会予我们做大的时间。”

“那该如何是好?”

“自然是寻一只替罪的羔羊。”

“羔羊何在?”

张良轻轻从袖里抽出一枚竹简,递给公子信:“我等聚议,自天下豪杰中筛出几人,一番议论,又定下两人。”

公子信皱着眉看着竹简:“阳城陈涉,阳夏吴广……陈郡豪杰?”

“二世预备发中原闾左谪戍渔阳,而恰好,这陈涉、吴广二人……正是


状态提示:第六七八章 陈涉、吴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