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宋超级恶霸>第397章出使高丽
毕竟高丽还是高丽人的高丽,除非是汉军要公然占领这个国家,否则名义上还要听高丽王王楷的旨意,还不能公然对抗。

高丽王王楷对于自己的妹妹去帝京服侍大汉天子,以及母亲顺德宫主也去帝京这件事情十分的恼怒,视为平生最大都得耻辱,发誓要报复汉国。这九年,他也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努力。

王,始终都是高高在上的王,随着王楷年龄不断地长大,他身边的效忠者越来越多,势力在不断地攀升,在高丽国内,几乎成了仅次于妖僧妙清的存在。而且妙清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而王楷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地攀升。

金国内部始终都有一股势力是暗中支持高丽王王楷的,那就是四太子完颜宗弼,这个家伙一直想和大汉决战,这就需要拉拢高丽,解除后顾之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直在暗中扶持高丽王王楷的原因所在。

相比较大汉距离高丽万水千山而言,金国和高丽是国土相连,就近了很多,高丽国内很多人迎娶了金国女子,也有很多高丽女子嫁到高丽。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十分的频繁,这就是为什么金国出征经常会有高丽军队的原因所在。

在高丽王国内,两大权臣金知焕是倾向于汉国的,而朴正中则是被金国完颜宗弼拉拢了,本人也迎娶了完颜宗弼的女儿。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明争暗斗多年。

两大权臣的争斗过程中,妖僧妙清和高丽王王楷就显得十分微妙起来,王楷还是倾向于金国的,毕竟这是唯一可能对付汉国的方发了,而妙清和汉国大都督府始终保持联系,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升级。

妙清可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大师,这个家伙始终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清楚和汉国交往是与虎谋皮,可是和金国交往就一定有汇报么?前面有虎,后面有狼,夹在中间的高丽必须有取舍,否则寸步难行。

在妙清看来,汉国距离高丽太远了,不可能妄图占领高丽,而金国就不同了,挨着高丽,大军杀来的时候,就是高丽亡国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妙清始终不愿意投靠金国的原因。

这九年,汉文化对高丽冲击很大,年轻一代以穿汉服,说汉话为时尚。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以去帝京留学为时尚,好像这样就可以高人一等似的。高丽女子以嫁到大汉为无尚荣光。

其实崇尚中原文化基本上是从唐朝时期就开始,可以说源远流长,相对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金国尚且属于奴隶制末期,那种落后在高丽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

高丽的贵族之中有一部分是惧怕金军的威胁,才投靠金国的,这里面朴正中就是代表,当然更多的贵族更加向往中原文化,这就使得高丽内部争斗不断。

金国皇帝驾崩,究竟应该以何种礼节出使金国,这在高丽内部掀起轩然大波。毕竟这已经不是平日里的明争暗斗了,而是一种决裂的前兆,只不过是和哪一方决裂的问题。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去世,小皇帝完颜亶登基,就预示着主战派全面占据了上风,以谋略著称的完颜宗翰和军队阴谋家完颜宗弼,小皇帝的养父政坛常青树完颜宗干三人拧成一股绳,把金国重新推向军国征战的道路上。

高丽在金国的后方,对于金国来说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拿下高丽,既可以稳定后方解除后顾之忧,又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士兵,战马,物资等,最大的好处就是驱逐在高丽的汉军,扫除海上威胁。

金国缺乏大型海船,无法海上和汉国抗衡,这种情况下,高丽的战略意义就至关重要,想要切断海上汉军的偷袭,就必须控制高丽。要知道山东,河北,辽东半岛都在金国控制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再控制高丽,就完全可以无视大汉海军。

为了控制高丽,完颜娄室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逼近高丽,这种军事震慑的前提下,金国特使完颜洪烈就出使高丽了。这个时间段出使高丽,就是为了控制高丽,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丽以何等身份出使金国。

如果,高丽以金国的藩国名义出使的话


状态提示:第397章出使高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