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帝国行>第797章 经世济民

待到南门下城门紧闭,见百里燕牙牌,守将开城放行。刚入城,周空等人吃了一惊:

“这是城南?”

“当然是城南。”

百里燕随口说道,周空又问:

“都城城南素为各国屯兵重地,孙国旧都我也去过,比之陔陵更大,却也没见城南有如此繁华夜景,咸国夜间难道不夜禁吗!”

“十二多年前,叛军败退咸西郡后,陔陵只每晚亥时四刻至凌晨丑时末刻间实行夜禁。八年前开始至今,非常时期外,平日只子时四刻至丑时末刻间的一个半时辰实行夜禁,因此此时正值陔陵最盛之际,各家门铺行市生意照做不误。”

“夜禁”的施行恐怕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政策连续性最强的强制管制措施,无论中国也好,当下也罢,两者文明属性极为相同,夜禁制度也不例外。

夜禁的起源多数与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落后,军事戒备,以及人口死亡率高有关,倒是并非完全是出于防盗防贼。

由于生产力底下,技术落后,人口的死亡率高,夜禁很大程度上是蛮荒时期野兽众多,城墙系统完善前,人口聚居区结寨自卫的强力措施。

同时原始部落在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萌发之前,并没有基本的外交规范和道德约束,部落制的核心是部落生存和为了争夺可耕种的土地空间,而不断兼并扩张。

城墙系统出现之前,夜袭的效果远比白天作战更好,因此夜禁能收拢人口,集中男丁夜间巡护抵御部落,以应对随时可能的袭击。

当下实行夜禁,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两千年来的惯例,同时物质的匮乏,让夜生活很难丰富起来。

而中国自夏商周三朝开始实行夜禁制度,直到北宋建立,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物质生活带来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官利益集团开禁夜市,中国持续近三千年的夜禁到宋朝得以解除。

陔陵解除夜禁是商品经济和物质发展的必然结果,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市场发展的同时,刺激了资金流量和消费,国库也能为此增加巨额的收入。

除了陔陵,永兴城也取消了夜禁,两地经过十数年发展,尤以永兴城为例,依附于工坊的男女工匠获得稳定的保障,垄断的技术生产,给永兴城给国库增收的同时,相对较高的薪资,极大增强了永兴城职工群体的的消费能力。

如今永兴城一户七口人,只一人工作外加全家低保田的自耕或出租的收益,能基本维持全年必要的开支,如有两人在官办工坊做工,不仅衣食无忧,还有富余财富用以消费和供应孩子上学的开销,如将余钱存入钱坊,定期还有额外的收益。

财富正从极少数的权贵阶层,向中间人群辐射,惠普众人的经济收入,让经济进一步良性循环,宽松工资增加消费的同时,每年给国库带来的流动收益极为可观。

就当世而言,周空算得上是见多识广,军事上颇有造诣,然对经济和政治根本一窍不通。

当然,当下而言,作为纯粹的军人,哪管什么经济。

然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目的是服务政治,而政治的目的是服务经济利益,军人可以不管经济,但战争归根到底打的还是国力。

没有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兵良将也无用武之地。

入城后行走极慢,周空等一众女子虽是行武,然女子心性使然,乍见此等光华璀璨火树银光盛景,小莲子难掩悸动:

“周将军,陔陵可真漂亮呀,张灯结彩好像过年一样热闹,比照城强了不知几倍。”

“嗯,光一条街一晚耗费的灯油就抵得上照成一月的用度,真是奢侈至极。”

话音刚落,百里燕接过话说:

“周将军可见沿街摆摊的小生意人?”

“你何意?”

“十五年前,他们不过是陔陵周围村县的贫苦农民,如今农闲时进城能做些小生意补贴家用,而这些小生意人在陔陵城中成千上万,每月向官府领取摆摊所需的凭证,而官府则依据所做营生,向他们收取数额不定的小额摆摊钱


状态提示:第797章 经世济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