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回唐>第49章 茅山(上)
要好好看看。”

……

李含光并没有在广化寺多待,辞别惠达,出了广化寺,望着南面吐了口气,随后道袖一挥,出洛阳疾步向南而去。

李含光出了洛阳城,沿途一路南下,过了江,仅用十余日便到了道门圣地茅山。

司马承祯是上清派茅山宗的宗师,这些年并不在茅山修道,而是居于王屋,或是因为司马承祯的缘故,这上清茅山一派的中心算是移到了王屋山。但是茅山依旧是重要的道教圣地。茅山之中道字辈的道长还有两位。

茅山依旧巍峨,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是仅次于王屋山的道门圣地。

李含光到得茅山脚下的茅山镇,暂作休整。找了一家酒肆,吩咐酒博士上了几份菜,边吃边打量周围。

镇上来往人群拥挤,其中不时有身穿道袍的道士经过。毕竟位于茅山脚下,道士常见,偶尔也会有人闲聊些有关道门的事情。

酒肆大堂中坐着几人,在小声议论:

“前几日,听说道坚道长匆匆回山,好像是受了伤。”

“啊,道坚修行深厚,何人能打伤与他?”

“不清楚,不过这道门之中得道的仙师众多,平时隐于深山圣地,有些能胜过道坚道长的也有人在。”

“如今茅山一派势大声威,谁人愿意去招惹他们,你没见有时从山上下来的道士趾高气扬,在这茅山镇上算是横着走的。”

“嘘,小声。”一人看了看边上坐着的李含光,对同坐的人说道。

李含光在刚才听到“道坚”名字的时候就留意倾听,他武艺极高,耳目聪明,众人的说话一字不落的听了进去。

“茅山派不是司马道长为门派宗师么?听说司马道长的武艺就高出道坚很多。不知道司马道长知道道坚道长受伤一事会如何处置。”

“司马道长云游已久,很多年没有在茅山上修道了。也不知道是否现在还能管得到这茅山上的事物。”

“唉,谁知道呢?算起来司马道长怕是快要百岁了吧?”

“修道之人多长寿,什么时候我家那个小子能入得了这茅山啊。”

“你就别想了。如果以后像山上下来的那些横行霸道的一样,你还不别戳脊梁骨?”

“这倒是。不过这些年日子好过,倒是没有必要非要去上山学艺什么的。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也有大好前程。”

……

随后便是东拉西扯的话,李含光也没有兴趣再听下去,叫过酒博士算了饭钱,随后从茅山上而去。

不多时,李含光上得积金峰,来到元符宫前,山上颇多道士,往来不绝,但大都年纪轻轻,看样子是修道不久,一个个。

李含光一路行来,倒是没有人问起。这时候的李含光已经五十岁有余,但道行很深,面容看起来不足四十,其实已经是道门的大家了,在这上清一派,除了司马承祯等道字辈的老一辈之外,李含光算是独领群雄,隐然有一代宗师之范。

李含光上到元符宫台阶,来到宫门之前,有两位三十许的道长急忙出来,边走边施礼道:

“恭迎师伯回山。师伯怎么也不让人事先通知一下,好让弟子们下山去接。”

“省了。”李含光淡淡的说。一路行来,看山上的弟子们大都修为轻浮,显然是修行不足。心中微怒,李含光暗想难道这些年轻的弟子平日里都疏于修行么?更何况,自己平日里不回来竟然没有多少人认出自己来,直到元符宫才有人认出后过来迎接。

李含光被迎进元符宫,落了座,随后便有小道童奉上清茶,刚才迎出去的两位弟子在边上小心的伺候着。

“师伯这次回山,不知是……?”

“没事便不能回来么?”李含光问道。

“弟子不敢,只是师伯一直跟随在司马师祖身边,有些年没有回山指点弟子们了。”说话的人小心翼翼。

“你玄致师叔在吗?”

“弟子这就去命人告知玄致师叔。这两年玄致师叔一直在后山修行,倒是很少露面了。”<


状态提示:第49章 茅山(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