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回唐>第3章 老太太、丫鬟及其他
时光,但是这个年龄在唐朝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大约是之前在老太太面前服侍惯了,解语显得更干练稳重,比起其他的丫鬟要心细、周到的多。李家对待丫鬟奴仆并不刻薄,再说解语在老太太面前服侍多年,到了这个年龄老太太就张罗了要给她找一个好点的人家,只是李清之前出了这种事情,老太太身边一时也找不到正合适的人来服侍李清,于是把解语派了过来,估计嫁人的事情需要往后拖了。

解语进来,对着正在撩炭火的丫鬟说道:

“灵儿,把火生的再旺些,等下老太太要来,小心又被说了。”

“是,解语姐。炭火已经很旺了,屋子里面暖和着呢。”叫做灵儿的丫鬟小声说道。

解语看了灵儿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走过来坐在塌边上,伸手塞了塞李清的被子,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说道:

“已经好了。”又吩咐道,“二郎这些天还是待在屋子里吧,外面前些天下雪,到现在还没有化完,冷的很,小心到时候再染风寒。

又道:“等下老太太又会来看你,把自己捂得暖暖的,要不老太太又要伤心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

“我的奴儿,今天好些了吗?”

李清抬头看时,灵儿正要跑过去开门,门已经从外面推开,只见两个丫鬟搀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人进来,正是李清的奶奶。自从李清醒来以后,每天这时候老太太是必来的。李清忙要起身见礼,老太太忙道:

“躺在那里,不要动。小心再着凉。这贼老天,偏偏这时候下雪。”李清回来的时候正是大雪天气,老太太见到当时的李清心疼不已,每日里必是要念叨一下这天气,就连信了一辈子的老天爷在现在也成了老太太嘴里的贼老天。

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李清身边,解语扶着老太太坐在榻上。老太太低头亲了亲李清额头,然后才道:

“还是有点热,这病怎么还没有完全好。”

解语笑道:“老太太莫担心,小郎君的病早就好了。只是您一直惦记着所以才觉得有些热。是屋子里面太热了。”

老太太看了看屋里面,才笑道:

“可不是嘛,从外面进来,穿着这一身在屋里还感觉有些热。”说着就要把外穿的披帛脱掉。

解语上面帮老太太把披帛解下来,放在边上。这时候灵儿把沏好的茶端了上来。老太太接过茶来喝了一口,看着灵儿道:

“你也不要再忙活了,下去休息下吧,这里有她们几个呢,这些日子照顾清儿你也没有少费力气。”

灵儿见个礼,退了下去。

其实这时候的唐朝,喝茶已经开始盛行,上流社会或者有钱人十分流行喝茶,李家李仁济、老太太几人是每日都要喝茶,已成习惯,于是每日里丫鬟们是必备暖茶供老太太品尝的。李清曾试着喝过一次,但是这时候茶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些天就再也没有碰过。

唐时的茶的做法已经有很多种,但是流传后世的茶道现在还没有完全盛行,茶圣陆羽还没有写出他的《茶经》。因为现在的陆羽还是一两岁的小孩子,不知道在哪里打混呢,李清颇为戏谑的心道。

老太太又看看解语说道:

“你多穿些,不要惹了风寒,要不还怎么照顾清儿。等下叫外面的人帮你再做上几件衣裳,这么冷天才穿这么点。”

解语道:“谢老太太关心。衣服还够,前些天才刚做的呢。只是屋子里暖和,所以穿的少了些。”

老太太说道:“过几日就是新年,过年总归要多添些新衣服,正好最近我正吩咐下人在赶制过年的衣裳,到时候再给你添上几件吧。”

老太太回过头来与李清说些话,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太太自己一人在嘱咐个不停,李清只有点头听话的份儿。毕竟四五岁的孩子在怎么早熟也不会有过多的想法,平日大约就是些吃喝玩乐的小念头,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四五岁的小孩子确实有着成熟大人的思维。李清现在只是慢慢在适应着身份、时代的变化。

“还有我的乖孙


状态提示:第3章 老太太、丫鬟及其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