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回唐>第101章 灯谜及其他
为了降低难度,有些灯谜的谜底大都是平日里用到的东西。李瑞在边上看着点点头,那秦掌柜看了,心中颇为不以为然了。李清出的这些灯谜都不是多么高深的东西,倒是很容易让人猜到,要说文采的话确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文采在其中,难道是小郎君这些年在山上光是学艺把小时候的才气都丢掉了么,那秦掌柜一边看一边想着,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可惜。

“沉舟侧畔千帆过?这是什么灯谜?”

李瑞拿起李清刚刚写好的一个灯谜,看了片刻没有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于是问道。

“哦。”李清突然想起来,这句诗应该不是出现在这时候了,难怪李瑞不知道这作为谜面的一句诗到底有着怎样的谜底。

“枯木逢春。”

“什么?”

“谜底,枯木逢春。取自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取前一句,让人猜下句的意思。”李清解释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瑞轻声读了一遍,点点头,这倒是一句好诗了,只是之前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难怪会不知道谜底是什么:

“这句诗是二郎新作的吗?”

“这……倒不算是。”李清知道自己又做了一次文抄公,不过这句诗的原作者这时候还没有出生,想来是不会找自己什么麻烦的了。

仅仅是一句诗,并不是完整的诗词,但是仅从这一句诗中就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一首很好的诗词了。李瑞能看出来,在边上的秦掌柜也看了出来。

秦掌柜是李家的老人了,很久之前跟着李仁济做生意,帮忙打理李家在洛阳的事物,后来李仁济回了蜀中,于是把秦掌柜留了下来帮助李瑞。李清小时候的事情秦掌柜也有不少的了解,之前名动洛阳的两首诗,家里人问起来的时候李清也是谦虚的说道两首诗词不算是自己所写。

对于这次李清的话,秦掌柜也看做是李清在谦虚了。诗自然是好诗,仅就这句诗就可以看出整首诗的意境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伤感低沉,“沉舟”、“病树”倒是对作者的这些年生活的一种写意,表现出世事的变迁和人物内心的惆怅之感。然而这句诗总体上并不消沉,“病树前头万木春”倒是从中看出希望来,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心中那种豁达的胸怀了,倒是变得让人有些重新燃起希望的信心出来。整句诗跌宕起伏,先抑后扬,沉郁中可见豪放,确实是一首极好的诗,就是不知道整首诗是什么样的,秦掌柜心中暗想。刚才对李清那种江郎才尽的想法一扫而空了。

随后李清又写了两个灯谜,这次留了意,怕是再出现刚才那样的事情,所作的这两个灯谜就是现在的地名。

“金乌西坠白头看——打一地名。”

李瑞拿在手里看了看,点头说道:

“嗯,这个也要让他们猜一猜,对于我们家里倒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秦叔,灯谜就这些好了,到时候让小五他们把这些灯谜跟花灯一起放好,晚上的时候我们再猜。”

秦掌柜拱手答应了,拿着李清所写的灯谜出去了,自会安排好人员做这些事情。

“二郎这些年在山上学艺,一手毛笔字练得倒是很好。”

李瑞笑道,刚才李清在写灯谜的时候,李瑞在旁边看着李清用笔浑厚强劲,字体端庄雄伟,内刚劲而外温润,整体的书法造诣已经很深了。

“没办法,在山上的时候宗门师兄逼着我抄写经书,这些年其他东西没有学到,这字体练得真的不错。”

李清笑了笑,说道。随后又问:

“昨天大兄不是出参加宴会去了。生意上的事情怎么样?”

昨天李清与李瑞分开,一个去了玉真公主那里,一个却是去赴宴,当然李瑞的目的还是为这生意上的事情。其实最近的这笔生意在之前已经敲定好了,只是没有做最后的决定,昨天晚上的赴宴大约就是为了这笔生意的结果了。

“唉,不说了。机会以后有的是。前些日子的订单已经够家里忙活上很长一段时间了。”李瑞摆摆手说道。

看来是没有什


状态提示:第101章 灯谜及其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