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李绩传>第三百零七章 玄武门之变(1)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三百零七章玄武门之变(1)

大唐王朝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在初创大唐王朝时打下的基础非常坚固,唐太宗李世民是最英明的皇帝之一。

但是李世民有两个污点儿,一个大污点儿。

第一个污点儿,李世民反对唐三藏去印度取经,也就是:唐三藏绝对不可能是李世民的御弟。

李渊、李世民父子都遵从道教。我父母的老家有一座道观名字桨圣水宫”李世民曾经派出他的亲信尉迟敬德重修了圣水宫,这是他遵从道教的最重要的证据。

唐三藏去印度取经前,曾经向大唐王朝打报告申请去印度,官府明确告诉他:禁止他去印度。

唐三藏是瞒着官府,偷偷去印度取经的。“御弟哥哥”这种昵称绝对是胡编乱造的。

唐三藏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受到十多万老百姓夹道欢迎,唐太宗李世民害怕有坏人借机会闹事,名义上:派出大量的文人邦助唐三藏翻译经文,实际上是派出大量的人把唐三藏看押起来。是一种软禁状态。

可唐太宗李世民却在晚年偏偏服用了服用竺长生药导致暴疾。

第二个污点儿,李世民杀死了齐王李元吉,却把李元吉的老婆杨妃子纳为了后宫。隋炀帝杨广的正宫萧皇后,也被李世民纳为了后宫。

一个大污点,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全都杀死,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秦王李世民朝廷上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正斗得难分难解时。

正巧,东突厥将军阿史那郁射率领骑兵几万人,南下黄河河套,进入中国边防的要塞,包围了乌城。

太子李建成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率领各路兵马北上迎战,唐高祖李渊同意了,命令齐王李元吉率领右武卫大将军罗艺,纪将军张瑾等,增援乌城。

齐王李元吉请求调用尉迟敬德、程咬金、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一同出征;并挑选了秦王府的精锐部队,编入了齐王李元吉的战斗序粒

太子宫率更丞王眰秘密报告秦王李世民道:“太子李建成告诉齐王李元吉:现在,你已兼并了秦王李世民的精兵猛将,手握数万的精锐部队。我准备和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摆设筵席,给你践校就在践行宴会上,命令勇士把秦王李世民杀掉,然后告诉老爸:秦王李世民得了急病而死掉,老爸也不会不相信。我自然会命令人去游老爸,把大唐王朝的大权移交给我。尉迟敬德等人既然已经落到你手里,最好全部挖坑杀掉,谁敢不服?”

秦王李世民把王眰的这番话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长孙无忌等人劝告秦王李世民抢先下手。

秦王李世民仰长叹道:“骨肉手足,互相残杀,不论古今,都是最大的罪恶。我当然知道早晚之间,灾难就要出现,不过我总盼望对方先行发动,然后用正义之军,加以讨伐,难道不对!

尉迟敬德道:“人之常情,谁不怕死,而今大家愿意用一死拥护秦王,应该是上旨意,大祸立刻就要爆发了,秦王居然认为不必忧虑,你纵然看轻自己,可是大唐王朝的前途和皇家祭祀的庙宇,又该怎么办?秦王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议,我将逃离王府,到达山村的野地江湖流浪,不能再留在秦王的左右了,双手被绑,受到他们的诛杀!

长孙无忌道:“不接受尉迟敬德的建议,大势就一去不复返了,尉迟敬德等人必定远走高飞,我也只有追随他们逃亡了,不能再侍奉秦王了,

秦王李世民道:“我的意思也不可以全部推翻,你们再进一步研究!

尉迟敬德道:“秦王今处理事情,一直犹豫不决,没有智慧,面对危难,没有办法迅速决断,没有勇气。秦王平时训练的勇敢的勇士800多人,在长安城外面的,现在已经进入了宫城,全身披挂着铠甲,手拿武器,形势已经造成,秦王怎么能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七章 玄武门之变(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