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武家栋梁>第584章 源义时举兵
郎殿时候的誓言……”

一时间群臣众说纷纭各种论调都有,足利义时命令神官取出寄进鹤冈八幡宫的文书,在最古老的文书里找到后三年之役前后寄进的祈祷书状,其中就有许多誓书寄进,上杉谦信拿起一份念道:“神佛明鉴,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上総権介平常长,千叶氏的先祖。”

北条氏康取出一份念道:“神佛在上,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信浓守海野幸胜,滋野朝臣的嫡流吗?”

“神佛在上,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镰仓権五郎景政。”山本道鬼惊叹道:“竟然是镰仓党一门惣领家三代家督,独眼大将権五郎殿!”

武田信虎扫过一眼,说道:“这份的署名是秩父権守武纲,八平氏的秩父党家督。”

“这……这些誓书就是源氏的誓言!”真田幸隆长吁一口气,没想到他的先祖滋野一族七代目,海野幸胜也留下自己的誓书,暗道:“当初投奔右大将殿果然没有错!”

这段充满荣光的历史也随着时代大潮的冲刷逐渐忘却,或许是先祖经历战争断了记载,更有可能是伊势平氏崛起的时候,许多武家见风使舵忘了根本,但无论怎么涂改自家的家史,鹤冈八幡宫里寄进的誓书是不会有假的。

关东武士更是惊下巴。秩父党、千叶党、镰仓党的先祖竟然写过这样的誓书。不管当时的武士是怎么看待这封誓书的作用。放在如今那可是价值连城的神物,许多武士第一反应是惊叹,接下来就有点明白源平时代的行为动机。

北条时政说道:“难怪源平合战,那么多坂东武士舍生忘死的投奔右大将殿,原来是因为源氏的誓言在约束!”

“诸君可知道自己此誓书出处?”

“臣下不知!”

北畠顕房迟疑道:“《中右记》有云,后三年之役被朝廷定为纯属私斗,不下官符,不予恩赏。随后勒令八幡太郎殿解官,大概是这其中有缘故?”

足利义时抚剑大笑道:“说的对!说的很对!坂东武士鞍前马后侍奉八幡太郎殿北征陆奥,劳顿三年花钱如流水死伤不计数,到头来天皇下诏曰此为私斗却无一文恩赏,八幡太郎殿也因此陆奥守解官,这样的朝廷要之何用?既然我朝廷不赏,那让我源家来赏,八幡太郎殿散尽家资以资恩赏,坂东武士深感恩德愿立下代代罔替,不可相违的誓言。这就是源氏的誓言,是坂东武士向我源家栋梁立下的重誓!”

世人皆知前九年后三年奠定源家的根基。却不知这前九年和后三年是两个体系内的两件事,源赖义奉朝廷之令讨伐陆奥俘囚安倍氏,源义家则是明目张胆的无视朝廷的申斥,为军功为恩赏不惜发动后三年之役,从朝廷的角度来看,源义家就是个狂妄自大的凶徒,但武士不这么认为。

没有战争就没有恩赏,在那个没有幕府的时代,土地恩赏就是一切,他们的本质是血腥残暴而又趋利混乱的,朝廷一位的维持威严进而忽视武士的利益,就造成源义家急切发动后三年之役却不得恩赏的尴尬境遇。

足利义时这么说到没有错,只是他忽略近卫前久、今出川晴季等公卿们的表情,源义家打后三年役期间整个关东、羽奥的年贡全部停滞,朝廷派使者询问却被他以诸国贡物以作军饷,简单粗暴的解答贡物缴纳拖欠的原因,在朝廷看来这就是乱臣贼子的开篇。

但是此情此景,足利义时又怎么会在乎这些,广场里的武士们挥舞拳头发出怒吼,回想几百年前那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那不是前朝故実,而是确实发生在他们身边,进而影响他们自己家族的兴衰存续。

足利义时的声音低沉沙哑地说道:“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我源家栋梁带领诸君的先祖劈荆斩棘浴血奋战,又会有诸君今朝安坐广厦的幸福生活,没有武勋没有恩赏,诸君能成为武士成为领主成为大名吗?

朝廷不给恩赏,我源家给,朝廷不给官位,我


状态提示:第584章 源义时举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