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阉党二世祖>第二百七十九章 震动

中国春秋战国以前的政治制度与欧洲工业革命以前政治制度类似,都是封建贵族执政,从皇帝到公爵,再到士大夫基本上都是一家人,可是这种制度在汉朝建立后却走了弯路。

中国在汉武帝的推动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确立了儒学为国教,成为选拔官吏的唯一标准。从汉朝开始,经过儒学洗脑,抱着家国天下大理想的这些知识分子,历朝历代奋不顾身的投入官场这个大熔炉,其中出现过很多名臣,比如汉代的萧何、曹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张昭,南北朝时期前秦的王猛,隋唐时期的魏征、狄仁杰,宋代的王安石、司马光,明代的三杨、徐阶、张居正等等。

这些文臣在个人道德上可能有些污点,但是都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为国为民、死而后己!

人是一种动物,动物的本能就是自私的,所以如果一个人强占别人的资源,力求自己过得好点也无可厚非,都是他的本能在作祟。可是上述的这些文臣却脱离动物的本能,在明明可以鱼肉百姓的时候,偏偏要选择一条满是荆棘的道路,这已经不能称为人了,只能称为圣人。

儒家发展了上千年,虽然有迂腐、死板、保守等等反面,但深受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却有强大的道德信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完美写照。

陈子龙也是经过儒家洗脑多年的传统文人,在他心中这个天下才是最重要。所以刚才马铖在明确表示出要代明自立后,陈子龙虽然心中确实有些抵触,但是马铖说的天花乱坠,什么彻底解决中国上千年无法解决的问题,什么青史留名等等,这就太让陈子龙心动了。想到自己要成为这两项万古流芳新法的实际执行人,陈子龙就决定放下一切心理负担,与马铖这个主公走到最后。

马铖听到陈子龙终于答应帮自己,高兴的赶紧深施一躬,说道“陈先生,刚才是小子孟浪!小子保证,只要将来小子成事,陈先生必定是小子的首辅!”

“明公,子龙自然愿为明公鞠躬尽瘁!不过请明公不要忘了今天之事,将来一定要实行那两个新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马铖听陈子龙这么说,拍着胸脯说道“这个请陈先生放心,不过现在小子身边缺少文臣,能不能请陈先生多多介绍好友来小子这里效力?”

这才是马铖的根本目的,以前马铖的手下文臣稀缺,倒不是马铖不想招揽人才,只是马铖上面还有老子马士英,投靠马士英远比投靠马铖来的实际得多。现在马铖虽然算是半独立,但是马铖这个人底太臭,当年在码头毒打侯方域影响太大。

虽然马铖将侯方域毒打一顿出了气,可是不要忘了侯方域的老子也不是个省油灯。侯恂论起资历远远超过马士英,虽然现在侯恂在家养老,但是在士林

中的声望可不是马士英能比的。马铖打了他的儿子,这士林中的风评能好?

所以到现在马铖手下只有小鱼小虾来投靠,最高学历也只是个秀才,至于那些什么名门学士那是半个都没有。

现在陈子龙投靠过来就好办了,陈子龙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东林党复社的核心成员,南直隶遍布他的同学好友,再加上松江陈家的影响力,给马铖找几个文人来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马铖想得简单,可是陈子龙却不怎么想,你马铖名声臭大街了,还想招揽人才,真是白日做梦。不过陈子龙现在已经认了马铖为主公,自然要给主公留面子,所以陈子龙说道“这一点请明公放心,回城子龙就会给好友写信,但是能不能来子龙不能保证!”

陈子龙也怕大话说出去,结果一个不来那就出笑话了,所以才留了底线。马铖到不这么认为,笑着说道“陈先生大才,这件事就交给陈先生了!”

苏州事情暂时结束,祁彪佳那边有张孙振去对付,招揽人才有陈子龙去办,军中事情有王显处理,马铖也乐得休闲,带着常青开始在苏州游山玩水好不快乐。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九章 震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