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逃宫弃嫡>14唱一曲“贵妃醉酒”

康熙四十二年农历三月癸亥,也就是传说中的万寿节、康熙皇帝的生辰。

因为今年正值康熙皇帝五旬大庆,所以,自万寿节当日一大早开始,那位康熙皇帝的行程表便被安排得满满的,包括诣皇太后宫行礼,遣官祭陵、祭神,顺便再颁诏于天下,向世人公开申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好皇帝……

想也知道,皇帝这边既然忙得不可开交,那么朝公大臣们那边自然也不可能就这样白白闲着。

根据陶沝从巧巧那儿听来的可靠消息,早在三个月之前,也就是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末的时候,各诸王贝勒贝子公大学士九卿文武诸臣及生监小民等就已经以康熙皇帝五十万寿为名,再三奏请康熙冠以自个儿相应的尊号,不想却被康熙一口否决。

过了一个月,也就是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时,那些大学士及部院诸臣们又再次进呈万寿无疆屏和用册页缮写的万寿屏文以庆贺康熙五十万寿,结果也同样遭到了拒绝。

套用这位康熙皇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自登基以来,始终是都以实心为民,天视天听,视乎民生,后人自会有公论。反之,若是他现今自我夸耀功德,取一时之虚名,那就免不了会被后人议为自吹自擂。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向群臣发表的这番言论还是颇具轰动效应的。一时间,整个朝野上下无一不为他这种谦逊自谨的态度而竖指称赞,就连一众阿哥格格们、以及各宫的嫔妃们,还有那些太监宫女们都对此无比敬佩不已。

巧巧在给陶沝学说这段话的时候,那神情绝对叫一个仰慕敬慕钦慕,直听得陶沝嘴角抽搐连连。不可否认,康熙皇帝的话的确有其令人敬重的一面,但若一再如此高调的强调不止,那么就算初衷再谦逊恐怕也会染上冠冕堂皇的味道了。

由于康熙皇帝早在前一日里便已明文规定万寿节当天停止朝贺筵宴,因此,当晚为其庆贺的寿宴也跟元宵节那日一样,是只限于阿哥公主福晋们参加的家宴,只不过这一次还多了仁宪皇太后和淑惠妃、端顺妃两位皇太妃的加盟——一水儿的博尔济吉特氏。

基于以上原因,九公主巧巧和陶沝这位堂堂九阿哥嫡福晋此番自然也无可避免地均在被邀请之列。但这一次,陶沝的态度远不如前几次要参加宴会时那般积极,而且明显有些心虚。

虽然陶沝心里很清楚,这可是她穿来清朝以后所过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第一个万寿节,错过了着实有点可惜,但是,每当她鼓起勇气想要参加的时候,上元夜那晚宴会的情景就会无端端地跳进她的脑海——实在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上一回,太子妃和十三侧福晋那两人并没能如愿整到她,那么这一次,她们不知又会想出怎样的法子来针对她?要知道,她现在可还算是伤病未愈,万一她们此次又想出什么刁钻主意来借机让她干些无法力所能及的事,那她岂不是很丢脸?再加上其他人貌似也没有一个会站出来为她说话,她可不想在那些个未曾见过面的皇太后和皇太妃面前表现得如此难堪。

so——陶沝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次出席晚宴的机会,怎么着也等自己全好了才能打起精神再去跟某些人抗衡。

巧巧得知陶沝的这一想法,倒也并没有强求,只帮忙对外宣称九福晋伤势未愈,需得卧床静养,无法出席晚宴。并遣人传消息给宜妃那边。

宜妃得知消息后立刻差了瑶烟过来探望,并向陶沝转达了一番惋惜之意,并嘱咐陶沝好好养伤。这期间,九九也带着贴身小厮毛太来看过陶沝一回,只不过那时陶沝正在睡觉,是小丫鬟绿绮事后告知陶沝的。

当晚,巧巧跟着德妃一道去了乾清宫参加寿宴。只剩下陶沝一人无聊地待在自个儿房里,一边吃着绿绮从膳房取回来的糕点,一边捧着那本《迂仙别记》慢慢翻看。而这本《迂仙别记》就是她之前在某人书房里拿来跟暗格里春宫对换的那一本。

那日里,她从毓庆宫回来之后,过了不久,便有一名脸生的小太监将这本书送到


状态提示:14唱一曲“贵妃醉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