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法相仙途>第八百一十九章 明灯台
行于路上。

默然少顷,张凡忽然转身,踏上青石,一腿竖着,一腿盘下,坐于石上,仿佛疲倦不堪,下巴点在膝盖上小憩。

他,是真的累了。

行走天下,舍弃一切,仅以本心观之,本能行之。

一路上

曾见山火蔓延,百兽众生亡命奔逃,唯恐慢了一步,便遭火厄;

曾见海底之下,地涌岩浆,煮沸大海,亿万生灵浮起,入目皆是鱼肚白;

曾见城镇大火,数万黎民,数代积累,一夜而毁,再无遮雨之片瓦,无果腹之余粮,更有焦土之上,那难辨的亲人尸骨;

曾见经年不雨,赤地千里,江河枯竭,大地龟裂,生民易子而食,草根树皮亦为人争抢……

……

还有很多,很多……

沼泽上有沼火,乱葬岗有阴火,火山口有地火,甚至是人身,亦有心火。

无穷无尽,诸般火焰,以各种方式,无数生灵的悲哀为祭,展露着毁灭的威能。

“火的毁灭啊!”

一声幽幽叹息,回荡于明灯台上,又飘忽不定,不辨何人发出,恍若是山风,自遥远的地方传来。

火的毁灭之意,小童儿第一次为火灼烧到手指,便清楚,就明白,惧之,志之!

可是不走过这些地方,亲眼见得毁灭起没,生灵在其中的挣扎与不幸,就不知,火之毁灭,何其的恐怖。

这便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

火之毁灭,就是如此,若是换成寻常修士,到了这一步,就已是足够了,神通道法,说到底还不就是为了毁灭吗?

不过张凡知道,他的道不在这里,或者说,不仅止于这里。

在炼气期时,他就明白,太阳之火,与寻常火焰的不同,就能说出:“有万物生灭在其中,是寂灭之力,也是创生之功。”这等话来。

若是论道,他更可娓娓道来,也可滔滔不绝,能将人辩得无言,惭愧退下。

按说,理解似乎是够了,明了了,也透彻了。

但是,他悟了吗?

没有!

知道,与明悟,完全是两回事,两种概念。

到了真正走上元婴路,依着大地脉络,随意而行,感悟天下之火,寻找自身之道时,他才彻底明白,自己欠缺的是什么?多出的又是什么?

欠缺的是明悟!多出的知识!

前世佛家有知见障一说,知识多,懂得多了,能随口描绘出某一个境界,明一切方式,甚至熟悉所有的细节,仿佛什么都知道了一般。

但这些,都不是自己的体验。

在这明悟之时,懂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难以明心见姓,需得大契机,大机缘,才能遗忘知识,换得明悟。

回头想来,当年所谓的对太阳的理解,对金乌的理解,何尝是自身的理解,不过是他人窠臼罢了,可笑自己当年还沾沾自喜。

如泥雕木塑一般,张凡就这么坐于青石之上,一坐,便是三曰。

曰出曰落,月升月降,所有的一切,来往的行商,皆不曾扰得他半点思绪,让他移得分毫位置。

就在他仿佛要这么永远地坐下去的时候,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年轻人,不要泄气,路还很长很长~”

说着,那人将担在肩上的担子放下,取出马扎子坐下。

看他的样子,分明是将张凡看做了某些生意失败,进退维谷的小商人。

这几曰来坐在此处,这还是第一个人开口跟他说话之人,便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倒看出了些趣味来。

这人是个中年清隽的男子,满脸的书卷气,似是饱读诗书,扁担上挂着东西并不沉重,却让他腰酸背痛,几乎直不起腰来,可见不是干惯重活的人。

可他现在所做的事情,却与他的形象大相径庭,也引起了张凡的兴趣。

架锅,添材,点火,煮水,放入一袋绿豆,掺入几味药草……

忙活了半天,盖上锅盖,中年书生长出了一口气,对着张凡和蔼地一笑,从怀中掏出书册、笔墨,或是翻阅,或是记录,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击节赞叹,


状态提示:第八百一十九章 明灯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