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藏玩之风>第三百二十章 藏友交流活动(上)

第三百二十章 藏友交流活动上)

许韵寒最终将地点定在了一家私人会所里,这是许叔推荐的地方。这家会所不算大,是由一个资深藏友开的,平时间来光顾的也大多是玩儿收藏的人。

清静而且环境不错,许韵寒专门预定了一间大包间,并且当天和许叔欧阳烈提前到了会所。作为筹办这次活动的人,自然不能迟到的。而且这一天,许氏古玩店还暂时休业一天,由此可见他们对这次藏友交流活动的重视程度。

当然啦,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肯定不能浪费,许达特意将店里收的几件拿得出手的好东西都一并带来了。既然是叫做藏友交流活动,自然不是只有许韵寒那幅画了。

来参与活动的藏家,每位都会带上一两件,不论真假,不论好坏,交流嘛,自然是互相取取经,说说带来的东西的故事。

不过,今天的主角肯定是许韵寒那幅吴道子《孔子行教像》,毋庸置疑。

没过多久所邀请的人陆陆续续到来,他们并没邀请多少人,宋怀义以及他的那位朋友,索老也到场了景铄随着他一起来的,还有许达邀请来的一位吴老板和桑女士。

可以说这几位都是古玩圈里赫赫有名的大藏家,人都到齐以后发现竟然都是相互认识的,纷纷打起招呼。

“看来今天竞争不小啊”索允庸笑道,来的人都是经济实力强的收藏家。

“不过大家都各自带了好东西来的吧,那么说不定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呢。”桑女士年过五十,但保养得当,气质优雅也十分会说话,在圈子里人缘一直不错。

彼此之间问候闲聊几句后,便依次落座,许达担任此次的活动主持人,于是他就站在中间,面带微笑的说道,“首先要感谢大家赏光莅临,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下面各位就开始展示自己带来的东西吧。不过压轴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那幅画咱们就放到最后来看。”

许达并非专业的主持人,作为一个古玩爱好者,自然是不想多说无用的客套话,而是让大家直接亮出宝贝。

在场的各位没想到开场语如此简短就结束了,都有些发愣,反应过来后倒是觉得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挺好的,直奔主题,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于是大家都拿出自己带来的东西,齐齐放在座位前方的桌上。

由于在场人士中,索老最为年长且声望最高,因此便从他开始,索老带来的是一个黄地粉彩缠枝烛台,“大家可以传着看看,这是我最近淘到的,不过,这个我不打算出手,但是如果有合眼缘的倒是可以交换。”

这是一个立式烛台,由底座、中盘、立柱和烛盘组成。底座下为一覆式敞沿的深腹碗,上为一鼓腹收口的圆灯笼形柱座,上承中盘。一下粗上细的圆形立柱立于中盘正中,上置圆盘形烛盏,通体施黄地粉彩八吉祥纹。其制作精致,工艺精美。

大家安静而有秩序的传看完毕以后,宋怀义赞叹着说道,“索老这个黄地粉彩八吉祥纹烛台应该是清嘉庆年间的吧,保存得真是非常好。”

要说今天来的客人当中,就属索老和宋教授在古玩鉴赏方面的水平最为高超,在真正的大专家没发话之前,其余人自然没有抢话刷存在感的想法,说错了多丢人啊,而且难得遇到高手当然是想多听听高手的言论,顺便从中学点东西。

“就是因为品相好而且工艺精美我才不舍得轻易出手,留着自己把玩也是很不错的。”索老满意的瞅了瞅那个烛台,笑着说道。

随后就真的是藏友交流时间了,得益于两大专家索老和宋教授的倾囊相授,在场的人对烛台的历史发展以及鉴别烛台的几个要点都有了新的了解。

烛台自明清两代十分盛行,这与蜡烛工艺的改进提高分不开。我国在宋代以前,一直还在使用蜂蜡和白蜡作为蜡烛的主要原料。到明清时,我国南方因地制宜,首先使用植物油制作蜡烛。《天工开物?膏液》还详细记载了用皮油制造蜡烛的方法,这种植物油蜡烛使烛台变得更为普及。

明代初年流行八方烛台,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章 藏友交流活动(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