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八十七章 谋划
安这种级别的坦克指挥官们很清楚,德国装甲部队无敌的表象下其实掩盖着非常明显的弱点,现有的德国坦克部队只能勉强应付欧洲地区的作战,还不是他们心目中完美的装甲铁拳。

德国装甲部队是闪电战中地面部队的矛尖,德国坦克在捷克与波兰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敌军陈旧的作战理念与不合时宜的装备,无法应付机械化部队高速突击与连续空中打击的基础之上。

德国装甲部队面对的是敌人数量庞大的陆军步兵,战术古板,移动缓慢,反应迟钝,而且缺乏反装甲武器。

所以凭借装甲薄弱的一号与二号坦克,德军可以轻易的突破步兵的防线,同时依靠一号与二号坦克的灵活与高速,以及强大的越野通过能力,可以赶在敌军撤退的步兵前头完成两翼迂回,包围崩溃的敌军单位,配合后续的其他部队对包围圈内的敌军加以歼灭。

但是德军装甲车辆与他敌军中的同行相比,并不掌握明显的优势。他的敌人其实拥有不少质量与性能上更优秀的装甲车辆,德国装甲部队在与对方的装甲部队正面对抗时,很多时候是遭到技术性碾压的。

问题在于敌军的对坦克的使用理念上还处于一战时期,将坦克视为步兵进攻的支援力量,所以往往会把坦克分散配置给各个步兵单位,同时敌军还缺少步坦联合作战训练,步兵与坦克常常会在作战中自行脱节。

所以虽然敌军坦克部队常常在正面作战中能够击败德军坦克,但是德军会依靠局部数量上的优势,调遣一部分坦克正面纠缠住敌装甲部队,派遣另一部分坦克从侧翼向敌军装甲部队后方迂回,粉碎敌军后方的指挥所与辎重,切断敌军的补给线。

一般情况下,对手会很快就会陷入混乱。并且开始撤退。步兵或许还能跑得掉,但是辎重补给断绝的坦克部队根本就没有多少持久力,连续作战加上机械磨损,很快就会陷入弹尽油绝发动机趴窝的尴尬境地,此时德军会派遣步兵配合火炮一个个的解决掉这些钢铁靶子。

但是一旦德军坦克遇到同等兵力的敌军装甲部队,结果常常会演变成一场一边倒的溃败。此时的德军坦克兵只比对手多上几次作战经验,还大多是攻击步兵与碉堡,并没有多少与装甲部队真实对抗的经历。德国坦克兵只能算比对手早脱了几天壳,远远还没达到后期身经百战的地步。

在法国战场上德国坦克部队有好几次遭遇法国集中起来的坦克集群的正面突袭,结果被打得狼狈不堪丑态百出。燃烧的三号与二号坦克铺满整片战场。

而且德军坦克还有一个闪电战战术导致的弱点,由于战术需要,指挥官过于追求坦克长途奔袭高速突破,但配属给坦克部队的步兵师大都只是半机械化甚至依然是纯骡马化的,所以高速突进的坦克部队往往会与配属的步兵部队脱节,造成后勤补给线时常会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之下。

在欧洲战场,要不是对面敌军已经陷入混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否则早在法国战役初期。德军的装甲师就有好几次会被敌军分割包围,遭受沉重的打击。

同时由于德军战术追求高速连续的攻击,德国装甲部队的机械磨损非常严重,德国坦克又过于精密。一旦磨损超过极限就会立即出现故障,所以必须要时刻保持后勤补给线的通畅,保证后备零件与修理勤务的跟随。一旦勤务保障出现问题,很快就会出现大量坦克因为故障而趴窝。

如果处于进攻状态时还好。德军可以随时回收修理这些车辆。但是一旦遇到撤退战,那么这些坦克就只能就地遗弃给敌军了。这一幕在原本的世界,苏德东线战场上时常发生。大量昂贵的坦克往往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故障就被遗弃在撤退的路上。而这些故障在平时是很容易获得修理并恢复的,但是由于部队处于撤退状态,轻武装的后勤修理与补给单位跑在了装甲部队的前面,担任后卫的坦克连一辆拖车都找不到,这些车辆只能白白的扔在了战场上。当然这些是原本的历史,在现在的时空中这些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谋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