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虑?”皇帝看着我。

&启皇上,我大军尚未出征,此时下战书是否,过早了?”帝国和倭国之间水路相隔千里万里,此时下战书过去,汪洋大海之中再大的船也不过一叶扁舟,可躲得过倭国的埋伏啊?

&寇小国,倾其所有未能及京城之万一,东方爱卿也是过于谨慎了。”皇帝一边说着一边瞪了我一眼。

&臣多虑了。”我知道我说错话了,赶紧跪倒认错,“那这战书……”

&且拟一份来。”皇帝顿了顿,“下朝之后随朕去书房草拟,此事务必尽快,耽误不得。”

&遵旨。”

也许这就是皇家的尊严吧。大军出征之前便下战书,这对于敌人而言其实是种莫大的羞辱。看起来,这次天朝皇帝真是要大动干戈了。

随皇帝进入书房,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指了指旁边新添置的桌案。我识相地走过去坐好,小太监过来为我研墨。笔墨齐备,小太监退去一边,我执笔欠墨,寻思着这战书要如何写。

&上,”我起身问道,“这战书,皇上可有嘱咐的?”

&且写来。”

我应承着坐下,心里为难。这为皇上做事,事做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能否猜透皇帝的心思才是重中之重。哪怕差事办砸了,若是合了皇帝的心意,也无大碍;若是差事办成了却忤逆了圣意,这可就不好说了。

也罢,姑且写来。

不多时我将战书写好呈给皇帝。

&日岛贼烦扰。朕念其羸弱,不忍罪之。然愈演愈烈,实不可忍。今治大军不可计数。愿登岛会猎。”

&错。”皇帝将战书扑在龙书案上,随手拿过玉玺盖上,“年兴,你亲自去送,务必送到倭国人手中。”

年兴从后走出,毕恭毕敬结果战书出去了。

&渊,这次武举是在京中,为防有失,你和赵誉跟那个京兆尹袁宗昊一起商量一下。不要让这些习武之人生出什么事端。”

&知道了。臣这就去。”我应下了,抬眼看到皇帝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臣伴君王羊伴虎,这跟着皇帝做事真是心惊胆战啊。

叫上了赵誉,一路到了京兆尹后衙。袁宗昊是个勤快人,常常要在衙门口待到半夜才会回府,好在京兆尹的衙门和他的府邸离得不算远,往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方大人!赵太尉!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来了啊!”二子老远瞄到我们就凑了上来。

&大人在吗?”我问。老实说,直到现在我都没怎么仔细看过二子的容貌,因为实在下不去眼。

&人正在批阅卷宗。请问二位大人……”

&该你多问的就别问。”我瞪了他一眼,带着赵誉绕过二子直入房中。

袁宗昊似乎是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我们进去的时候他已经起身等候了。

&方大人,赵太尉。”袁宗昊一拱手。“两位来找下官所为何事啊?”他客气得很,拉着我们坐下,亲自给我们斟了茶。

&这样。”赵誉抿了口茶说,“皇帝让我们商议一下。近日武举之人入京。皇帝说,务必保证京城安泰。”

袁宗昊想了想:“皇帝已经开恩。辟了军营给他们安脚,想必不会有事吧。”

&是谨慎些好。”我说,“毕竟这是京城,若是这些人作起乱来,你我的安危倒在其次,皇帝的身家性命可是不容有失的。”

&方大人可有妙计?”袁宗昊说。

&不是没有办法。”我顿了顿,“不过,京兆尹的手下人可能会累一些了。”

&妨,既在宫门内,自然是以皇帝的事为先的。”

&觉得可以这样。”我放下茶碗,“以审核武举之人身份为由,所有参加武举的人皆从南城门出入。调皇城禁军驻守北城门,并在北门外驻扎你赵誉的赵家军。”

&果都是从南门出入的话,不应该加强南门驻军吗?”赵誉问我。

&正是因为从南门出入才要加强北门。”袁宗昊看了看赵誉的疑惑的脸,接着说道,“武举之人只能从南门进出,若是闹起来,北门最远最安全的,而皇宫后门到北门也很近,若是局势难以控制,皇帝可以迅速从皇宫


状态提示:九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