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恐怖悬疑>公家的战国>第三十一章 劝诫

景光被方仁亲王突然而来的问话弄了个措手不及,接着低头饮茶,心里盘算着如何回答更为稳妥。

却不想方仁亲王并没给他出声的机会,便对一旁的和尚定光院莲信笑道:“法师您看,我就说朝廷没什么吸引力了吧,连随便的一句问话都得让人思量很久。”

景光被对方调侃的有些脸红,辩解道:“能够侍奉朝廷自然是三生有幸,在下仅仅是担心自己不够格而已。”

“是啊,这世道谁又觉得自己够格呢,”方仁亲王感叹道,“所以说景光大人,您入嗣武家后也变得像那些武士一样粗野了,公家子弟的话怎么也得跟我虚与委蛇一下吧。”

“殿下,景光大人看着年龄就不大吧,您可别吓到他!”万里小路房子见气氛有些怪,便出声打趣道。

“也对!也对!反倒是我有些着相了!”方仁亲王回应道。

景光思索了一会儿,却是不想跳过这个话题了,直起身子看着方仁亲王说道:“殿下忘了,我现在就是武家啊。公家会与殿下虚与委蛇,那是因为他们是要依靠您才能生存下去,而拿刀的武士,只要手中的刀还在,自然是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谋求些什么,因为不论说的再多、谋划的再多,最终还是要用刀来决胜的。”

方仁亲王竟是摇摇头说出了一句汉文:“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虽然发音的音调有些奇怪,但景光还是勉强听出了其所吟诵的诗句,是杜甫的七律《宿府》,抒发的是生不得志的苦闷。景光觉得方仁亲王的思想有些危险,毕竟很长时间里,天皇作为吉祥物存在,这已经成为了人们习惯的认知,所以不论政权交替,很少有人会想着废黜天皇而自立的,就像是天朝五千年朝代更替,没听说哪个人当了皇帝后要废黜孔氏子弟而自立为“衍圣公”的,“衍圣公”在过去代代相传是传统,天皇代代相传也是类似的传统。

但听方仁亲王的意思,竟是想要有所作为的,没想到其已经算是中年了竟是还有这种热血。但这种思想在战国时代还是很危险的,就像“衍圣公”突然想成为教皇了,那不是找死吗,哪个当权者容得下。

景光沉思一会儿,也用汉文说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岛国也好,半岛也罢,其贵族都是懂汉话的,就像欧洲很长时间各国宫廷都**语一样,这就是有文化的象征。当然现在的天朝官话不是普通话,甚至北京话与后世的北京话也相差甚远,景光凭借着点上一世在江淮地区生活过的记忆,大体还是能模仿着下江官话的发音。

方仁亲王听懂了景光的话,但是疑惑道:“我欲问苍生,为何‘贾生’不愿辅佐我呢。”

景光引用的诗却是李商隐的七绝,描述的是汉文帝探访贤臣贾谊,彻夜长谈却只问鬼神不关心百姓。

“殿下理解错了,我不是说你是文帝,而是说你是贾谊。”景光回答。

“哦?”方仁亲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景光的意思,这世道是不需要方仁亲王这位“贾生”关心苍生的,对于一座佛龛来说,关心鬼神是应该做的。

看着方仁亲王闭口不言,景光决定再加把火:“您可能觉得在下说话刺耳,那您就干脆当做孩童的胡言乱语好了,殿下我想问,难道历任官家就没有想问天下事的吗,自然不可能仅仅是殿下有此雄心,那为何无人想要改变呢,或者说无人明目张胆的谋求变化呢,是因为这世道不允许啊。”

说着景光突然抽出了刚才进屋时放在地上太刀,惊得万里小路房子一阵尖叫,景光知道自己有些激动,歉意的行礼道歉,继续对方仁亲王说道:“殿下您也看见了,在下手里有刀,您手中仅仅是茶杯,如果您想喝茶,在下自然无可无不可,但是您要想动在下的刀,那我们可就不仅仅是一拍两散那么简单了。”

“哎!”方仁亲王盯着景光看了好一会,苦笑着长叹一声,拉开门起身走入了内室。

“太莽撞了!”万里小路房子本来起身追赶方仁亲王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劝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