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少皇>第七十九章 筹谋(4)内疏外通

朱由校将桌山的小册子整理了一下,轻轻抽出一页纸张,上面用红色朱批重重地画了几个圆圈:“傅山,税改一事非同小可,需要多管齐下,不能单独为之。而且前期必须进行必要的铺垫,否则很容易被诸公见招拆招,他们可不是傻子,等着被我们掐住脖子。

现在的大明,如同一条积塞淤堵的江河,需要外力才能疏通。而且以朝堂现在的情况,改革必然步步维艰,四处碰壁;但不改革,大明必亡。因此改革之要,为疏通内部。

朕决意以整顿胥吏为名,先将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地区梳理一遍,并由秘书处的人重新整理重要数据,为以后的政策制定和国考内容提供依据。这些铺垫完成后,经科学院培训的新官吏,将会以最快的度推行新政,为后续的变革打下基础。

当然,现在朝廷的力量,还不足以覆盖整个三角区域。因此,我们必须以点带面,先塑造多个典型出来,逐步推进改革的深入,并扩大改革的影响面。让百姓知道,皇家的改革能给他们带来扎扎实实的好处,而不是把牛皮吹上天。

之前,叶向高和韩爌曾不止一次上书,希望扩大科学院招生范围和增加招生人数,为日后的改革储备人才。朕考虑到一些实际原因,暂时没有同意。朕,不打无准备之仗!”

说罢,朱由校久久望着南方,后世那个叫做深圳的地方:“今日之改革,必须依靠一批有热血、有激情、有勇气的年轻人。而我大明之青年才俊,足以担当此重任。朕决定,同意叶向高和韩爌的要求,广招天下英才进入皇家科学院,为改革之强援。”

朱由校深深吸了一口烟,眼神坚决地说道:“既然要改革,就坚决地试大胆地闯。大明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要随时总结经验,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要闯出一条血路出来。日后,你们只管大胆地去做。出了什么事,朕一力承担!!”

孙元化、熊廷弼、傅山闻言,震惊了片刻,随即轰然起身。五拜三叩(注2)之后,三人铿锵有力地说道:“臣,领旨!”

……………………………………………………………………………………………

朱由校摆摆手笑道:“怎么又来这一套。都坐下吧,看看你们现在什么表情。知道的是朕让你们大胆做事,不知道的还以为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改革这种事急不得,必须有一定基础才行。很多事要等朕回京后才能详细布置。”

傅山最是等待不得,急冲冲地说道:“皇上,您就说,小的能做什么事就行了。”

朱由校与另外两人对望一眼,呵呵笑道:“你啊,就是一副猴脾气。也罢,朕就告诉你。你的任务是帮朕网罗天下才俊。至于是坑蒙拐骗,还是晓以大义,一切随你。反正,朕要三个月内,科学院里有三千学子。”

见傅山皱了皱眉头,朱由校笑问:“怎么,有难度?你可是有神童之称啊。”

傅山咬咬牙道:“皇上,三千人可不少。科学院有这么多房子?这么多人又如何管理?”

朱由校淡淡一笑:“朕会批给你经费、土地和材料。至于房子怎么修,修成什么模样,朕不管。还有,经费支了的话,朕可没多余的钱给你。朕只有一个要求,保质保量。新招收的学子,都是要做实事的,科学院里不养闲人。”

傅山眼睛咕噜一转,已是明了皇上的意思,随即大喜道:“皇上,小的明白了。您是要我们这三千学子,按照秘书处的办事原则,自己规划自己做事,为以后治理地方累积经验。”

朱由校笑道:“聪明,不能实事求是者,朕不要。如果连这个三千人规模的地方都治理不好,谈何主政一方。朕相信一句话,不能扫一屋者,何以扫天下。

还有,你仅仅是负责牵头的,其余的事就交给那三千学子去做。你在暗中观察,那些人可为栋梁,那些人可为干吏,懂了吗?对了,如何管理这些人,你可得认真向两位教喻讨教啊,这两位的经验必定大大有助于你。”

孙元化和熊廷弼闻言,心中对于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筹谋(4)内疏外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