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位郑先生叫郑半桥,不过有些人喜欢称呼他为郑铁尺,因为他最喜欢的就是以铁尺敲打讲台。他是今年二月底过完年之后,才正式成为晏浩那一群学生的先生的。

晏浩的班级是辛舍,一共四十二人,不知是学院不喜欢划分等级,还是没想到划分等级。

晏浩知道在河安镇上的书院,或私塾都是喜欢把几十个学生,也就是一舍学生,划分为外舍,内舍,以及上舍三个等级,最好的学生会就读于上舍,最差就读外舍,一般般的就读内舍。

这些年级是按照十天干排列的。年纪最小的是甲舍,最大的是癸舍,每一舍多则四十来人,少则三十人。

郑先生讲课生动非常,所以绝大部同学都非常喜欢他的课,他主要教导学生诗词歌赋,每一首诗词,在他的嘴下化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着无数学生认真听讲,毕竟这个封建的时代,这么多动听的故事,带给学生们无尽的乐趣,无尽的幻想,无尽的思考。

这时同学们纷纷起立:“先生好。”

郑先生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10天前布置下的学业,有没有完成?”郑先生问,“有没有哪一位学生可以自告奋勇?”

十天前的作业,就是背诵郑先生指定的十首诗词,晏浩一回想顿时觉得,这只是个简单任务。

这十首诗词分别是: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行路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

杜浦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春望》、《望岳》;

以及孟浩然的《春晓》。

不过这种简单任务需要连续背诵三次,也就是三十首古诗,就有奖励。那就是可以在郑先中借一本书。这是郑先生在三月份教学时就定下的考验。八宝书院中图书馆的书籍挺多的,可是大部分都是可以再书店中买到的书,而平时书院图书馆的书能看,也能外借,必须按时归还。

但是如果你通过了郑先生的考验后,就可以外借了他自己的藏书,虽然只是一本,但对于爱读书之人也是弥足珍贵,因为他的藏书很多是书店没有的珍稀版本。

不过很多无心向学的学生却看不上这一点奖励,或者不够努力的学生背不出这十首古诗,所以前面几次的考验都没有多少学生可以通过。

要知道背诵这十首古诗的难度不算高,有难有易,分开背诵就可以很容易背出来,可是要一次性把这十首诗词给背诵出来,难度就提高了至少一个等级。

真正可以在郑铁尺那里借到藏书的,也就吴胖子喜欢的那位陈家大小姐,郭药师,还有一个黄师师这三个人。

陈家大小姐可是陈家村村正的女儿,叫陈紫君,长相甜美,身材高挑、丰润,家中田产田佣不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土二代。在前两个月,就借到了两本书,而且在书院中的君子六艺的每月考核中,也经常在班上名列前茅,所以她不失为一位美人学霸。

而郭药师则是一位貌不惊人的男子,身材还算凑合,不高不矮,据闻此人已经达到炼体三重,不过他的家境一般,父亲是一个鞋匠,母亲在家中织布为生,就连学费也是东拼西凑才交上的,他这个学塾的学生之中,排名也在前列,可想而知他平时是多么努力。

还有一位黄师师,这一位也是个美人,可是却是位冷美人,外表冷酷,对所有人不辞颜色,她身材高挑,瓜子脸容,黑长头发扎成马尾,在嘴角上还有一颗美人痣,十分的诱人。她是学塾之中不少人的梦中情人,可是没有一个敢在她面前乱来说话,上一个尝试过的人,就已经被她一巴掌扇晕了,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回来,此后见到她都回避三舍。

据闻她的家在黄家村,是武道世家,在附近的三四个镇上有几个武馆,就连镇上有名的镖走天下镖局都是他们的产业,可想而知她家境之优越。

而且她在学塾之中的常年第一名,无论君子六艺,还是武艺,在学塾之中的学生没有一人是她的对手,就连武疯


状态提示:15 背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