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起来。后来,吴国公子光意图刺杀吴王僚,收买义士专诸,于酒席宴上将此剑藏于鱼腹之中,专诸借往上送菜之机,从鱼腹中拔出剑来,将吴王僚当场刺杀。此剑短小无柄,仅长一尺二寸,是以能够藏进鱼腹,当然,鱼肠剑的名字也是后人的叫法。此剑阴邪,人人都避之不及,嗜血吴王僚之后,不知道失落到哪里去了。”

豫争惊叹:“这世上竟有这样的阴鸷兵器,就是把它摆在面前,我也不要。”

冉行点头:“心地纯正的人,谁会收藏这种不祥之物。”

豫争问:“这样有名的宝剑,其他还有吗?”

冉行说:“当然还有。卫国人孔周曾经拥有三把古剑,是商王时铸造,分别叫做含光、承影、宵练,都是世间少有的极品,只是后来再没有出现过,它们的好处,也就仅限于人们口中的传说了。

“因为干将、莫邪继承了欧冶子的技艺,楚王要他们为他铸造宝剑。二人采五山之精铁,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铰断头发,剪下指甲,投入炉中,以自己的精魄为引,使用三百精壮少年鼓动风箱,装填柴炭,铁石终于融化成汁,最重铸成雌雄二剑,他们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分别称为干将、莫邪,干将为雄,迟滞沉重,携凌厉之风;莫邪为雌,飘渺轻灵,挽秋水凛冽。干将独携雌剑献与楚王,楚王索雄剑不得,怒而将干将杀死,其子后来持雄剑刺杀楚王,双剑得以合璧。”

豫争慨叹:“原来世上有这么多的好剑,要是能得到其中的一把,那是多么快意的事情,也可以足慰平生了。”

冉行说:“天下名剑,可慕不可求,要有足够的德行相配才行,与其徒然羡慕,不如修身养性,做人清明刚正。处心积虑、强取豪夺、更不是君子所为,让天下人不齿。”

豫争说:“师父教诲的是。”

刚才练剑之时因为发力刚猛,出了一身的汗,现在安静下来,身上有些凉意,冉行也不在意,披了衣服,同着豫争回家。到了晚上,感觉头颅有些沉重,第二天早晨醒来,竟然头脑胀痛,全身滚烫,冉行只道受了些风凉,挣扎着起来,诸事全不延误。又一天,冉行又觉着头颅发紧,犹如一只铁桶箍着,昏昏沉沉的难受,身上又发起冷来,裹在被子中颤抖个不停。

直到这时候几个人才发现,他已经病得这样厉害,妻子和豫争娘都小心的伺候,赶忙的打发豫争去请城中最好的医师,埋怨他病了只是忍着,也不和大家说。

豫争带了医师来,仔细诊看了,开了几副草药,告知怎样煎制、服用,豫争又送他回去。

过了两日,大家眼见着冉行的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有些加重,卧床不起,剧烈的咳嗽起来,豫争再去请医师,医师说:“我开的药方,如果连服五日不见成效,我也就无能为力了,绛州城里你也不用再找其他医师,我敢说既然我不能回春,别人更没有妙手。”

豫争急道:“难道先生就没有办法了吗?”

医师摇头:“无可奈何。”

豫争拉着医师的手说:“还是恳求先生救救我的师父。”

医师道:“好吧,我见你言情恳切,我这为医者常怀仁慈之心,只是一说出来,岂不是摔了自己的饭碗。”

豫争行施大礼:“恳请先生相告。”

医师拉住:“据我所知,名医长桑最近来到了郑国,绛州距离郑国不算太远,你现在就前去郑国,请长桑前来,你师父的生命或许还能挽救。”

豫争谢过医师,回到家中,把医师的话说与冉行妻子和自己母亲,二人心中焦急,催促豫争赶紧上路。

豫争草草的收拾了一个小小的包裹,辞了二人,悄悄的上路,前往郑国。

到了郑国都城新郑,豫争一打听,长桑在这里医名高盛,格外的受人敬崇,无不夸赞,只是他已经在数日前去往楚国,豫争心里遗憾,便追赶着来到了楚国,到了郢都,却又闻说长桑又去了韩国,无奈之下,他正要回返韩国,却撞见两个贼人劫掠了江离和公输同两个小孩儿,侠


状态提示:第29章 坐而论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