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农女当家>第111章 造化
说李氏。人各有志向,总不能虎子不爱进入官场,却非逼着他去参加科举入仕不是?

正好赵二石就以赵家的名义开了赵家私塾,虽然挂着赵家的名号,但却也不是家学。附近的人但凡想送孩子上学的,都可以来,除了束脩其他的花项由赵家负责。

当然,这私塾跟以前人们熟知的不同,不仅开设了读书考试的门类,还会有账房先生教如何记账之类的。可谓是分门别类培养人才......

而来读书的孩子,若是由赵家负责供养读书,那先要签下契约,日后学成了都要在赵家做工。若是有有能耐的,考核优秀的,也可以直接成为赵记门店的掌柜的。

不说崔虎子负责的私塾如今怎么红火,单说崔玉在让人签了独家供销协议以后,就开始教导村里人所有的养殖种植方法了。因为念着陈河沟当初救过被花婆子拐卖的三妮儿,所以她们还专门去寻了一趟陈河沟的里正。

陈里正也是个有心劲儿的,见着赵家村那边家家户户过得热闹,他如何不眼红?可当初人在村里的时候,自己确实没笼络好,如今也不好意思主动上门求人。

可没想到崔家玉娘跟李氏都不是忘恩负义的,如今不仅许了陈河沟的孩童去赵家私塾识字儿,还拉拽着教了村里人挣钱的法子。

其实不过是互利互惠的事儿,不过落在陈河沟上下老少眼里,可不就是崔家一门心眼善,惦记着乡邻们。这不凡是从赵家村过路的人,哪个到了陈河沟如今都不用担心受渴挨饿了。

大伙儿对崔玉一家更是感恩戴德,就差叫声活菩萨了。

以一家人带动几个村子致富,又把生意一路做到了各个州县,甚至是北胡蛮地。尤其是那蚕丝生意,虽说还比不过南方几个丝绸家族,可到底也在北方占了一席之地。

价格便宜加上质地好,除了皇宫贵族之外,许多富贵官家都开始用赵记蚕丝织就的衣衫绣品了。

这话暂且不说,就说放榜当天,就有衙门的衙差牵着佩戴红花的高头大马来了赵家村。而马上坐着的,可不就是新晋举人赵小山么?

知道赵小山考中的举人,整个赵家村都沸腾了,家家户户奔走相告。甚至都在门前挂上了喜庆的红字跟鞭炮,那样子还真跟过年有一拼了。

到了自家门前,赵小山先红着眼给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的赵二石跟崔玉结结实实磕了个头。他知道,没有二叔跟婶娘,他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初自己不过是个毛孩子,只想着跟婶娘一起种地收粮食就很高兴了,谁能想到婶娘会一力送他去学堂?不用别人说,他自是知道最初时候家里负担着他是多困难,尤其是二叔跟婶娘刚开始买山头的时候,可不就是负着债呢。

但便是那般,他在学堂里都从没缺少过笔墨纸砚,但凡别人有的他都有。甚至那些员外家公子哥用着的书卷,婶娘也会毫不心疼毫不犹豫的帮着他买了去研读。

赵小山想着想着,眼泪就又噼里啪啦的掉下来。接着,又是狠狠的磕了个头。嘴唇颤动了半天,最终那句二叔跟婶娘也没叫出来。

“好好好,赶紧起来,你老奶还在屋里等着呢。”崔玉抹了抹眼角,心里又酸涩又高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她也没想过,那个小孩童会有今天的造化。

赵二石看着媳妇的样子,心里也感激的不行,再看到媳妇已经突出来的肚子时候,眼神愈发柔和。真好,一家人还在一起,媳妇也在自个身边。

赵小山的回村后的第一顿饭到底没能在家里吃到,因为这会儿赵家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可都在里正家等着呢。只等一会儿趁着晌午没到开祠堂告知祖宗,然后办了酒席祝贺呢。

村里出了个举人,这不可是赵二石一家的家事了,而是整个村子的喜事儿呢。甚至赵德发还让村里腿脚快的人,专门赶了牛车去附近几个村子叫了几个里正跟大辈来热闹。

十里八乡的迅速就传遍了赵家村出了举人老爷的消息,同时赵记的名声由此又上了个台阶。至少,家家户户说赵小山来


状态提示:第111章 造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