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民国小斗民>102.第一百零二章
间厢房,中间一个小院子,水井洗衣池样样不缺,还在墙角栽了花草,在边边拐拐的也插了葱蒜什么的香料。

两颗石榴树之间拉了一根绳子,上面正晾晒了两人的衣服,一看就是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爸,你说呢?”听到老娘的夸奖,周毓东很高兴,但是对于爸爸的看法更加重视。

“这还不是我给的钱,要是你自己别说买房了,你的那点工资管自己生活我看都是问题。”周福现在当领导时间长了,已经习惯这种说道风格了。

而且现在年纪大了,对待儿子的态度也不想以前那样随和了,性格变得有的严格。

“额。”听了这话,周毓东不好意的摸了摸头,他爸说的这话不错。

他从小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那里吃过什么苦啊,就是在读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比人的好几倍。

这还不算买衣服买手表皮鞋的,工作之后自己那点工资那里够他自己生活的。

不说每个月寄回家,还要豆花每个月寄好几十块过来接济他,各种海鲜干货那是不用说了,每个月都是一大包吃的。

周福原本是想断了他的钱的,可是就不住豆花坚持啊,儿子不在身边,钱不够那里舍得啊,虽说周福近些年愈来愈有威严,但是却挺怵豆花这个婆娘的。

这宅子就是在周毓东老是不谈朋友,豆花就也为是没有房子的原因,于是就立马寄来了几百块钱,叫周毓东置办一座房子,这样结婚也方便些。

“东子别听你爸的,他做个还说现在你结婚了,钱肯定不够,还叫我每个月多寄给你有些呢。”豆花白了一眼周福,然后拉着东子说道。

听了这话,东子感觉好极了,他就知道他爸是疼爱他的,虽然这几年变得有些口不对心的,但是他是能感受到的。

“爸,妈。”

听到外面的动静,在厨房忙活的新华知道是东子接爸妈回来了,赶紧照了照镜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出了门,双手捏着衣角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是第一次见公婆。

“唉,这就是新华吧,长得真精神,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看。”看到大儿媳妇,豆花赶紧欢喜的答应着。

然后上前拉着新华的手进了屋,问这问那的,也不怪豆花这样。

儿子婚姻大事可了不得,原本是打算自己过来把过关之后再办事的,可是现在生米煮成熟饭了,也就没有办法了,现在自己可得打听打听情况才放心。

新华姓李,家里是地道的北京人,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家庭妇女,家里姐妹三个,大姐在家找了一个上门女婿。

第二天,周福当北京兄弟厂子里开完交流会议之后,晚上就请了新华的父母和两个姐姐姐夫到全聚德吃了一顿烤鸭。

李父是受过传统私塾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或是杂学都十分再行。

虽然周福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这么多年的坚持苦读,加上家里有许多珍贵的古籍,用东子的话说。

他爸的知识高深的很,很多杂学史学,尤其是棋艺和鉴赏方面,那是连他们大学许多老教授都比不上的。

这是没有人知道,要是有人知道,肯定会聘请他当一个教授教学的,至少一个名誉教授的头衔跑步的的。

于是两个人算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周福在北京的这些天。

李父就天天拉着周福在北京四九城看着名胜古迹,□□,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还有各种大庙。

周福也是第一次来北京,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给周福的感觉那是不用说的。

期间,周福还特意跑到了文物商店看了看,这时候的文物只能卖给国家指定的收购部,这些文物中珍贵的送到了博物馆,一般的作为商品由我们卖给外宾来客。

换取当时国家建设需要的宝贵外汇,当时文物商店也有内柜,供内宾为了研究学习之用,内宾就包括画家、行政十sān_jí以上的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等。

这些文物中绝大数是当代著名书画大家的作品,有张大千


状态提示:102.第一百零二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