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重生大唐做可汗>第377章打嘴炮? 上
之位,一天下之心……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以为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

瞧瞧这么多儒家人言无不是在说不尊孔孟,就是蛮夷,就是以夏变夷,只有认可他们儒家才算正统,李路的所作所为很明显就是动了他们的蛋糕,可问题又来了,眼下的大唐是尊孔,可是他们一手遮天的大唐怎么打也打不过英军,笔杆子要和枪杆子较量吃亏的很有可能是笔杆子,不信?不信去问问躺在昭陵的李二,要是枪杆子背叛了他,他的刀把子会不会叫他们做人?

李唐有使者准备出使的信息被锦衣卫用信鸽传递到了英国,李路看了之后笑了,他们是来讲和为李小九拖延时间的,更重要的是这几个人竟然是要来和老子争论华夏汉人正统来的啊,正统,呵呵呵呵........

正统这玩意吧,实际上从来都不是口头上挣来的。谁对这片土地贡献大就会被后人认为是正统。华夏每次动荡哪次不是尸骨盈野,春秋战国,秦末,新朝,三国,五胡乱华,隋末,唐末,靖康,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各种制度死去活来,翻滚n次后留下来的全是当时狠人原创。

唐时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态度和汉时一样么?宋时人的精神状态饮食起居和唐一样么?明清呢?正统?呵呵,还记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么?始皇大一统度量衡文字,所以后人认他是正统,哪怕他灭了六国史书暴君。武帝被说穷兵黩武得还不够么,但他让这片土地上的臣民世称汉人。隋可怜就两个皇帝,但捣鼓出了科举,大运河,所以他是正统,哪怕此朝文采不显也甩了fēng_liú的两晋、南唐n条街。

何以是正统?他们成就里光醒目的就编了一本教科书,考点无数,所以自然是正统了。华夏是一个血浇出来的老民族,无数人以各种精神状态各种生活方式生存在一个逐渐成型的大背景下,悲欢离合,兴起与衰落,它的计时单位甚至到了千年。想要当它的正统,最起码要有足以夸耀百年的功绩才够的上这张门槛。

中华文明何谓正统?诺大的家业,当家的走了,留下大儿子小儿子分家,另有侄儿女婿之辈,纷纷标榜自己正统继承之地位。又如何以统一标准划分?长子占着祖宅,次子拥着器物,侄儿守着祖宗礼法,女婿掌着祖传手艺,且争这个做什么?旧世界消亡,不代表中华文明的没落,这反而是中华文明开枝散叶,遍地开花的结果!这么迂腐地分这些做什么?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有能耐把自家牌匾做大做强那就是正统啊!

想到这里,李路轻蔑的笑了笑,跟我谈正统?正统有个蛋用啊,王侯将相,都宁有种乎了,他李路才不信儒家正统这一套呢........

张谏之他们几个虽然说是出使,但他们内心有着很强的天朝上国情节,在他们看来,他们大唐是天朝上国,宇宙的中心,我们只搞一种外交,那就是周边小国屁颠屁颠来给我们进贡,以表忠心。

在他们看来,没有平等外交这一说,嗯,波斯,还有拂国(就是东罗马帝国)都被他们当成海外小弟,他们和已经灭亡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们远了一点。但等他们到了人家英国的本土,却看到了一个完全不输于他们李唐的国度,这让他们感觉很受伤.....

李唐使节到了碎叶之后,却发现李路不在碎叶,他在娄师德他们来碎叶之前,去了天竺视察。在得知李路在天竺之后,大唐使团得到了李路的允许,他们称作铁路前往天竺第一大港口果州。

李路不在,娄师德他们只好先在碎叶,他们到处游玩,探查英国的虚实......

张谏之的文人脾气又发作了,比如他在游览了英国天竺行省的千里平原的时候,他这样写:”是处千里平原,一望无际,长林丰蔚,远山起伏,有如驱车太行间。田家小屋,旁树结构,三三五五,自成村落。车行过处,时有流水潺,横渡桥底,浅绿可染。”这是写景色的。

“英国政治,立法操之于君王和立法院,行政责之与政事堂,宪典掌


状态提示:第377章打嘴炮? 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