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彦先带着康健,跟着秦家的大队人马一起去了书院,等上完早课,他就趁着先生和学生们不注意地时候带着康健溜出了书院。发现他之后都不在书院的,也只有和他比邻而坐的茴娘而已。

宗房族长一家所住的院子位于村子中央,是村子里少见的四进大院子,加上周围的几座院子,连在一起组成了一组大的院落群。王彦站在门口看了看那两扇大门,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康健过去敲门。

他昨天晚上临睡前就已经和康健商量好,今日上门,肯定不能直白地自陈身份。不过,报出来的假身份也不能低了——崇实书院中的学生也不乏陕地富贵人家里的子孙,族长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身份低了恐怕压不住他,也不会轻易说出几句实话来。

不过,王彦和康健的说话口音都带着些京城腔调,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而京城之中,权贵人家最多。大街上随随便便走着的恐怕就是个四、五品官的亲戚——四、五品的官的亲戚,用来办别的差事恐怕是低了些,但是用来压一压这村子里的族长,也足够了。

更何况,为了稳妥起见,王彦选用的身份还是虚虚实实——京城姓王的做官的人不少,他随便报一个,只说是工部秦尚书同僚家里的子孙,难道族长还能特意写信到京城去核实他的身份?就算族长真的写信去核实了,恐怕秦尚书也懒得去挨个问明,到底哪位王姓同僚家里有个少爷叫“王彦”吧。

康健走过去敲门,立即就有家丁出来询问,待进去回禀清楚之后,没过多久,宗房现任族长秦孟冬就走了出来。他虽然拿着架子,但是听闻王彦是京城高官王大人家的公子,就有些稍微的不自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表现有些跌面子,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工部尚书还是族里的堂弟呢,说起来自己也是京城高官的亲戚,和这位王公子……身份地位也不差什么!

这样一想,他似乎就多了几分底气,表情动作也自然了许多。

很快,秦孟冬就把王彦带到了外院堂屋内,又让人奉茶过来。两边坐下之后,互相说了几句客套话,最后还是秦孟冬先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出言询问,“王贤侄这次过来……”

“家叔和秦尚书是同僚,小侄这次过来求学,在礼法上也应该过来拜见一下族长。只是小侄在学问上底子很薄,前些日子一直在书院里赶功课,今日才抽出时间过来拜见,还望族长不要怪罪才是。”

崇实书院说是背靠秦家村,但是事实上还是秦孟章那一房自己的产业。王彦过来求学,过来和自己这个族长打声招呼是他知礼,但是就是不过来打招呼自己又能如何——每年从外面过来崇实书院附学的学生少说也有一、二十人,自己连人都认不全,自然谈不上怪罪。

秦孟冬“哈哈”一笑,倒是表现得好似自己很大度一般,“王贤侄多虑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子话,王彦才状似无意地提起,“其实崇实书院也是久负盛名——不只秦尚书,我记得先帝那个时候还有位姓白的太师也出身这里?叔叔说有一次陪今上说话的时候,今上还提起过那位太师,言语间很是推崇他的学问。”

他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族长脸上的神色。在他刚刚说到“姓白的太师”这几个字的时候,秦孟冬脸上神色似有些僵硬,又带着些诧异,似乎是想不通怎么会有人忽然在他面前提起这么一号人来似的。不过,在自己说道后面那句话的时候,他的眼中又带上了些释然,应当是已经自己脑补出了一番缘由来。

“那位白老先生却是曾在我们这里读书。”他爽快地承认了下来,“只不过,王贤侄你可能年纪小不知道,他早年犯过事,这许多年都不曾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什么人提他。没想到……”

他狐疑地盯了王彦一眼,眼中露出思索的神色,不知在转着什么主意。

王彦面色如常——如果一个村子里的族长就能从他脸上看出什么不对来,他也就白重活一世了。“哦?这我却没听叔叔说过了。只听说这位白老先生当


状态提示:15.第 15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