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177章 贞观之治9

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很多将吏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朝廷为了照顾他们的后人,就出台了恩荫政策,让烈士后代能承袭先人官爵。于是就不断有人弄虚作假,谎称自己是功臣元勋的后代,以此骗取朝廷恩荫。此外,李唐朝廷在任用和提拔官吏的时候,也会优先选用那些曾经在隋朝为官,具有仕途资历和从政经验的人,所以就经常有人伪造资历,企图走一条加官进爵的捷径。

上述这些现象就叫做“诈冒资荫”。有关部门难辨真伪,对此大伤脑筋。针对这些现象,李世民在贞观元年专门颁布了一道敕令,严令作假者主动自首,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处以死罪。

敕令颁布后,还是有不怕死的人顶风作案。现在有关部门查获了一个叫柳雄的作假者,李世民决定杀一儆百,马上要治他的死罪。

案件送交大理寺后,负责判决的人就是大理寺少卿戴胄。根据法律,这种罪最多只能判流放,所以戴胄便对柳雄做出了“据法应流”的判决。这个判决结果虽然是依法做出的,但显然违背了皇帝的敕令。

显德殿内,李世民勃然大怒,对戴胄说:“朕早就颁下敕令,不自首就是死路一条,你现在却要依法改判,这岂不是向天下人表明,朕说话不算数吗?”

戴胄面不改色地说:“陛下如果直接杀了他,臣无话可说;可陛下一旦把案件交付法司,臣就不能违背法律。”

李世民悻悻地说:“你为了让自己秉公执法,就不惜让朕失信于天下吗?”

“陛下的敕令是出于一时之喜怒,而国家的法律却是布大信于天下!陛下若以法律为准绳,就不是失信,而恰恰是‘忍小忿而存大信’!假如不这么做,臣只能替陛下感到遗憾。”

李世民沉默了。他知道,如果他执意要杀柳雄,谁也拦不住,因为他是皇帝,而且早有敕令在先。可问题是,这么做虽然足以体现帝王的权威,但无疑会大大损害法律的权威。而法律的公信力一旦遭到破坏,朝廷的威信和人君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

思虑及此,李世民立刻转怒为喜,当着群臣的面对戴胄大加褒扬,说:“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表现出了一个帝王难能可贵的品质,那就是对法律的尊重以及对司法独立的尊重。

后宫丹宵殿,心情不错的李世民散朝之后请了几个大臣喝酒。

席间,一位美人在旁侍候,斟酒。王珪觉得她有些面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她?”

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李世民说道:“玄武门之后,庐江王叛乱……”

王珪恍然,“啊,我想起来了,她是庐江王的妃子。”

李世民微微一笑,“美女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她原来不是庐江王的妃子,庐江王到幽州任都督后,发现了她,于是杀夫夺妻。”李世民很有感触地跟大家说:“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按照法律规定,罪人的家属没入掖庭,丧失了平民资格。不过,在皇帝身边伺候,当然比在掖庭劳动好多了。)

王珪正襟危坐,“陛下以为庐江王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一听这话挺奇怪,反问一句:“杀其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什么意思?”

王珪学养深厚,善于廷辩,当即引经据典,侃侃言道:“春秋时,齐桓公经过郭国都城的废墟,问郭国灭亡请的原因。当地的父老说,郭国的国君知道什么是对,却不去做;什么是错,却不能改,所以亡国了。管仲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他认为齐桓公是郭国国君一类的人。”王珪继续说道:“如果陛下知道庐江王做的不对,就应该改正,我今天是陛下的大臣,劝陛下不要把她留在左右。”

李世民点点头,“嗯,我懂了。”

美人惶恐,跪倒在李世民跟前,“陛下不是要杀我吧?”

李世民笑起来,“杀你?杀了你,他们岂不说得更厉害了!”

李世民称赞了王珪,立刻命人把美人归还给她的娘家。

状态提示:第177章 贞观之治9--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