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94 归德见闻 一
哼哼离去,却没有拒绝三人拼车。

丝绸长袍中年向郑义自我介绍说:“我姓孙名绅,字全礼;这是我帮手,姓李。小哥怎么称呼?”

郑义信口编造别名:“周姓,名长功,字南节。”

丝绸长袍中年孙绅偏着头询问说:“周小哥是洛京人?”

洛京,即洛阳。

郑义不意被孙绅套出来历,不禁吃了一惊:“怎么说?”

孙绅三分自信七分平淡语气,磨削郑义惊讶怀疑:“孙某是徽州人,徽商,惯走天下。孙某两只耳朵特别灵敏,走一地记一地乡音。周小哥话音里带着洛京官话特有腔调,听在孙某耳中,就像黑夜明烛。”

郑义赞叹一句:“好厉害。”

孙绅旁敲侧击继续询问郑义底细:“周小哥孤身远来归德府,可是有亲友参与丽纱纺织集团?”

郑义反问一句:“难道没事就不能来?”

孙绅指着马车行脏乱深处:“瞧瞧这乌七八糟的,没事没非的谁肯离开天宫似的洛京。”

郑义又问:“既是如此,你怎么不安家洛阳?”

孙绅叹气:“居大不易啊!莫说洛水河畔房价腾高,天子威严、京城苛律也不是我能消受的。前年去洛京瞻仰竹林书院,孙某随口吐了口唾沫就被抓入监狱,如果不是洛京好友及时替我缴纳罚款,说不定就被发配南洋了。哎,洛京太危险了,不敢住啊。”

郑义不禁失声笑了起来。

孙绅毫不忌讳郑义笑话,迂回侧问不成干脆直接问:“周小哥,你在洛京消息灵通,可知道丽纱纺织集团为何突然大量高价收购棉花?”

郑义摊手:“你问错人了,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一斤棉花几多钱都不知道。”

孙绅不信,自顾自唠叨说:“泰武初年五年大灾荒之后连年丰熟,物价快速回落,棉花低至一斤三四十文钱。后来棉纺车革新,棉花渐渐提升至一斤六十文钱,与前明相若。可丽纱纺织集团开多少价?八十文钱一斤,整整抬高三分之一。一般来说,雇佣纺农纺棉常态是三斤棉花出一斤土布,另给纺农一斗米薪水。如今粮食低贱,纺农往往不要粮食,改要一百文钱酬劳。如此,棉花六十文一斤时,一斤土布成本为280文钱。而若棉花升至八十文一斤,一斤土棉成本就抬高至340文。再加上棉花转运成本,棉布转运成本,库房积压消耗等等,该卖多高价码才能回本?”

郑义顿时了然。

想了想,郑义决定提点两句:“哦,听你这一说,我倒是真知道点消息。丽纱纺织集团采用的是新式纺织机,效率是家用纺织机的百倍。也即是说,同等时间,家用纺织机纺织一斤土布,新式纺织机就能纺织一百斤土布。简单算一算,家用纺织机纺织一斤土布,人工成本是100文钱;新式纺织机纺织一斤土布,人工成本是1文钱。哪怕棉花抬高至八十文一斤,土布成本也仅仅只有241文。”

孙绅赫然变色:“怎么可能!”

孙绅剧烈摇头:“你若说效率提高两倍三倍,我信,可提高百倍?世间怎么有那种利器!”

郑义但笑不语,懒得和孙绅辩驳:爱信不信。

说话间,一辆双马四轮马车踏踏走来,正是马车行所谓富贵马车。说是富贵其实半点也不富贵,好在车架车帘都非常干净,驾车的少年郎也干净利索,不至于令人捏鼻子强忍厌恶情绪。郑义信步登车,坐稳后招呼孙绅说:“孙老哥,还拼车不?”

孙绅猛然惊醒,然后急忙应声:“拼,拼。”

马车车厢标准六人座,郑义、孙绅、李姓帮手三人拼车仍然极为宽敞。孙绅登车后皱眉苦思半晌,回过神来发觉郑义不在意刚才吐露劲爆消息,忍不住追问一句:“真有百倍之多?”

郑义回望孙绅:“到了纺织厂,你问问他们卖布不卖,不就晓得了?”

孙绅怔然:这道也是。

不过,眼前这位洛京来的少年如此自信,难不成是真的?

孙绅犹犹豫豫追问说:“周小哥可亲眼见过新式纺织机?”

郑义简单答说:“见过。”

孙绅


状态提示:第094 归德见闻 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