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董卓之子>第124章,斩草除根

“两只老虎。”

贾诩意味深长的看了董凡一眼。

这是什么意思是说董凡不一般,像老虎一样不好对付,还是说,他也想

不管是哪一点,至少,董凡不甘心满足现状,这也是贾诩乐意看到的。

像董群那样的,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味贪图享受,就算硬塞给贾诩做学生,贾诩也不会答应。

过了一会,董凡问道“老师,我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为什么还不动手,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贾诩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还不成熟”

董凡嘴张的很大“这都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什么时候才时机成熟”

贾诩抬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责备道“你不是一向很有耐心吗,急什么,我告诉你,如果现在把盟军引进来,不管他们处境如何,至少还算齐心,一旦陷入重围,逼入绝境,这些人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对我们绝对不利。而时间拖的越久,这些人就会彼此猜忌,离心离德,进而变成一盘散沙,到那时,就算把他们围起来,他们也会各自逃命,只求自保,谁还会理会别人的死活。”

董凡点点头“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明白了,要让这十四路诸侯彻底变成一盘散沙。”

董凡心里多少有些失望,这跟演义里一点都不一样,演义里上来就干,十八路诸侯一天都没耽误,到了虎牢关直接就开干,又热闹,又给力。

可是现在,董卓这边沉得住气,盟军那边也都按兵不动,好像大伙都商量好的一样,光打雷不下雨。

“不过,我马上就要去前线了,就算计划现在不执行,至少该做的防备也不能马虎。”

董凡心里着急,无时无刻不盼着去虎牢关跟盟军较量一番。

贾诩再三叮嘱“去可以,一定不要冲动。”

“那老师你呢,不跟我一块去吗”

“咳咳”

贾诩突然咳嗽了起来,好半天一口气才喘匀,“我就算了吧,老胳膊老腿的就不去添乱了,到时候你们打了败仗我跑都跑不动,万一被敌军追上,老命都得搭上。”

明明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却变的半死不活,似乎随时就要死过去一样。

有人喜欢扮嫩,可贾诩却喜欢装死,董凡也懒得揭穿,“那好吧,你老多加注意,这些天洛阳也不太平,每天都有人搬迁离开,队伍出出进进,军纪难免松散,我多派几个人守在你府门外,你看如何”

贾诩点点头,并没有拒绝,因为董凡说的是实情,董卓的队伍太过杂乱,就算约束的再严,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出乱子。

董凡临出门的时候,贾诩又喊住了他“你把胡封给杀了,这件事,打算如何处置”

“胡封”

董凡不屑的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他是李傕的外甥,难道李傕还有胆跟我作对吗还是说老师希望我去登门给他道个歉”

在董凡眼里,胡封根本就不值一提。

贾诩却叹了口气“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永远都不要小看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贾诩以身试教,“在我没跟随相国之前,受名士阎忠的推荐,我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结果赴任没几天,便染了病,一时半会不见好转,只好辞官回乡。在半路途中遇到了几个沙贼,险些把这条命给搭上,你啊,不要把心思光放在眼前,也得时刻留意背后,任何一丝隐患,若不多加注意,都有可能给你带来致命的一击,就像我们会生病一样,小疾不防,就会养成大患。”

提起那几个沙贼,董凡也不陌生,当时跟贾诩同行的人,一个个都被活埋进了沙坑,形势万分危急,贾诩急中生智,谎称段颖是他外公,把那些沙贼给吓了个半死,因此逃过一劫。

“老师,当时的事,具体是怎么样的,说来听听。”

董凡来了兴趣,刨根问底,贾诩便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

当时,跟贾诩同行的有几十个人,那些沙贼毫无人性,在沙漠里挖了好几个大坑,手里都拎着血淋淋的钢刀,谁要是胆敢反抗,立马就要做刀下之鬼。


状态提示:第124章,斩草除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