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年代被砰砰的砸击声惊醒。不用问,肯定是父母又开始做打糕了。

下地用凉水洗了把脸,年代这才彻底清醒过来,走进后屋,年二柱和代淑琴正在忙活。

年二柱高举起巨大的木锤,一锤一锤砸向白铁槽子中的糯米团,在重力砸击下,洁白晶莹的糯米团逐渐变幻着形状。

这是制作打糕最关键的一个步骤。现在市面上也有销售制作打糕的机器,可是那种机器制成的打糕,口感完全不能和这种人工制作的打糕相比。

年二柱和代淑琴也舍不得钱买机器,两人就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操劳着,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滴挣几个辛苦钱。

“爸,你歇一会儿,让我来。”年代接过木锤,抡圆了,一下下砸向糯米团。这个活他不是第一次干,动作很熟练,再加上年轻有力气,很快第一锅糯米团就砸好了。

代淑琴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她到现在还没消气呢!

刚砸好的糯米团需要马上擀平,代淑琴麻利的将糯米团抱上案板,用粗大的擀面杖擀平,再铺上各种馅料,卷起包好,第一锅打糕制作完成。

等一切做好,已经是四点多,天空才渐亮。

一家三口已经累得满头大汗,饶是年代年轻,也是呼呼直喘粗气,一刻不停的连续挥舞木锤,没有点好体力根本干不了。

第二锅的糯米已经蒸好,最大号的蒸锅呼呼冒着热气,代淑琴和年二柱合力将蒸好的糯米饭盛到白铁槽子里,年代再次轮锤上阵,整个过程再走了一遍,到六点多时,第二锅打糕也做好了。

年二柱和代淑琴用凉水擦了把脸,胡乱吃了口东西,一个推着一辆板车匆匆出门。

代淑琴转回头,没好气的对年代说:“你给我等着,晚上回来再收拾你。”

年代倚着门,看着父母的身影消失在小巷尽头。从他记事起,父母每天就这么操劳,早出晚归,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不是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人,谁能坚持下来?

代淑琴不止一次的说,“等你有了孩子,我就不干了,专心给你带孩子。”

年代忘不了,前世的他赚到第一个十万时,父母脸上那根本不敢相信的惊喜表情。

那么这一世,我要给他们更富足的生活。

在门口发了半天呆,年代回屋,刷牙洗脸,想了想,从行李箱里取出苏雅送他的那套休闲装换上,照照镜子,简直帅气逼人,名家设计的就是不同凡响。

“喂,耗子,我回来了,上次我跟你说的事办好了吗?我想去看看地点。”这个电话是打给他高中死党冯浩的,在燕京时,年代就拜托他帮忙找一个门店。

“早就找好了,在环山。”冯浩一听到年代的声音就兴奋了,他现在在这家私企干的很不如意,早就想换个工作。上次年代和他说完后,他就牢牢记在心里。

两人约好了见面地点,年代走出村子,打了辆车直奔环山。

******

冯浩个子不高,偏瘦,全身上下最醒目的地方就是耳朵,两只硕大的招风耳很是招风。

一见面,他就给年代一个大大的拥抱,“哥们,你总算回来了。”

两个男人就在路边这么毫无顾忌的搂上了,这让年代还有那么一点不适应。

路边是一栋老旧的三层楼,墙体斑驳,正门上挂着一块“安城市第三供销公司”的白色牌子,紧挨着牌子的是一张大大的a3纸,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出租”,下面有一个电话号码。

年代和冯浩并肩站在楼前,一起仰头观望。

“我都打听好了,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就剩这么一个破楼,天天喊着出租,可就是租不出去。”看来冯浩确实是下足了功夫,滔滔不绝介绍起来这栋楼的前世今生。

年代只是听着,不发一言,他绕着这栋楼走了一圈,迅速做出了决定。

这个地方闹中取静,周围没有居民楼,离市中心也不远,面积够大,楼前有一大片空地能停车。做门面肯定不行,但是却很适合制作食品


状态提示:第47章租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