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回乡建设桃花源>11.第 11 章
,当下拿着镰刀屋前屋后的割了一通,好在草虽然高,因为不是长在肥沃的田地里的,到没有很密集。花了个把小时割完,稻场上躺了一堆飞蓬草、灰菜、乌心草、牛筋草之类的杂草,有的长得比陶醇大腿还高,这次一下子除掉了,感觉屋前屋后都明亮多了。

割倒了还不算完,得用锄头把根铲掉,不过陶醇才把门口道场外那一米多宽的坎边挖了一遍,就感觉快要直不起腰了。

有空还是牵两头羊回来养吧,有羊就不用除草了。陶醇面无表情地想着。

休息了一会,陶醇在屋前屋后挖了好几个土坑,这些天他早想好了要种些什么把屋子周围装饰一下,准备下午就去市里的苗圃里买些树苗回来栽种,现在正是春天,大部分植物都好栽活,更不用说陶醇手上还有灵液了。

一直忙到中午,陶醇懒得做饭,干脆直接上街找家馆子吃了一顿,不过吃了一口他就后悔了,这菜油盐调料太重了,特别是油,感觉有一股怪味。甭说昨晚自己瞎弄的那几盘菜,连早上的青菜面都比不了,好歹青菜新鲜嫩生纯天然。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天天用灵液兑水喝的原因,陶醇感觉自己的身体都被加强了一些,五感变得更敏锐了,简而言之,就是说舌头更挑剔了。这种挑剔不针对于味道,而是对食材干净新鲜天然与否的挑剔,昨天的李家包子都吃得好好的,看来这家东西不咋地道啊。

没吃几口,陶醇就心情不好地结了帐,麻蛋,店里看着干干净净,菜里面却不知道掺杂着什么破玩意。

没吃饱的陶醇路上看到一个卖玉米饼的,香喷喷的玉米味勾得他赶紧停车过去花了六块钱买了两个。

玉米饼摊是清河街头巷口人流量多的地方到处可见的一种流动摊子,摆起来也简单。摊主在家里把玉米面掺白面和好装桶里,加些酵母粉温牛奶白糖拌匀,出摊时带上玉米糊糊煎锅炉火和菜油,找个地方摆好炉子和煎锅,有客人来就往锅里刷点油,舀点玉米糊糊摊到锅中煎到两面金黄就可以了。要用到的装备一辆三轮车就能拉走,摆摊很方便,煎饼的技术含量也不高,还挺受欢迎,所以做这生意的人有很多。

啃着香甜的玉米饼,闻着玉米独有的甜香味,陶醇不禁联想到了鲜嫩的玉米棒子。种些玉米棒子,到时候用鲜玉米打浆蒸玉米粑粑吃,肯定更美味。就这样想了一下,陶醇都感到口水分泌的更多了。

貌似回家后自己变得更馋了?唔,肯定是灵液的锅。

灵液让陶醇变得五感更清晰,五官更敏锐,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让他更能品出一样食物的本味。要知道,陶醇以前的舌头,是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可以轻易被各种食用香精添加剂骗过去,完全吃不出食物本身是甜是淡,是香是臭的。现在么,估计未来很多东西他都吃不下去了。

一路开车到清河市西郊,陶醇到达了目的地,停好车,就看到路边的门楹上嵌着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清河市花卉苗木基地”。搞绿化的招牌弄得像个暴发户,不过这也是不是独一例。清河市比较老旧,很多建筑招牌什么的,都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审美观,路上看到的大部分招牌都是这种金色大字。

这个苗圃是开放性的,陶醇进去逛了几圈,发现苗圃还挺大,起码也有十几亩地了。一眼望去错落有致的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小树花苗,看着还挺震撼。

如果要跑遍估计得花个把小时,陶醇没那闲时间,所以大致逛了一会,看到苗圃里的植物品相都挺好,就沿着路标走进一座小楼。

正是种植的季节,来来往往看苗买苗的老乡还不少。陶醇见招待忙得脚不沾地,就自己拿了本苗木图谱翻看起来。

等了十几分钟,陶醇看的正入迷,一个叫余华的中年汉子前来询问他的需求,于是俩人一起去看了苗,定好数量,又回来开清单,讨价还价,一直折腾到三点半。

因为买的杂七杂八的花卉树苗总价超过了五百,陶醇又是清河本地人,余华很热情地提出明天就给他送货


状态提示:11.第 11 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