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络游戏>时空走私1859>第四六八章 但愿只是我多虑了

虽然对国内的政治环境有些怀疑,尤其是对几个重臣开始疑神疑鬼,不过李永吉却并不如何担心自己的安全跟地位,毕竟他是开国君主,对军权的掌握也很自信,整体依旧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

实际上,李永吉也做过一番自我分析跟反省,认为就目前而言,他虽然在国内的行政掌握比较薄弱,毕竟建国没多久就任性出国了,之前也缺乏行政方面的建设,行政官僚方面缺乏底蕴,但是呢,对军权方面的掌控,他依旧还是很有自信的。

之所以有如此自信,是因为帝国军是他一手打造的,不管是归属皇室直辖的禁卫军,还是归属国务院管理的国防军,从上到下,都深深的刻画着他的烙印。

不管是禁卫军还是国防军,不但高级将领都是李永吉亲自任命的,就连中级将领他也都比较熟悉,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无线电通信能力的强大,导致欺上瞒下的情况被减到了最弱。

其中,禁卫军中,无线电通信已经普及到了连,国防军因为开支问题,无线电通信只能普及到团一级,这就意味着李永吉可以直接与禁卫军的连级长官以及国防军的团级长官直接通话,必要时还可以强制开启军营的广播,让全军将士都听到自己的声音,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高级军官欺瞒造反的根源。

除了在技术上保持了信息畅通外,李永吉在打造军队的时候,也很注重思想教育。这一点他早在训练精武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刻意强调并实行,后来军队扩建的时候,也实行了这种实战技术跟思想灌输相结合的方法。

一开始,李永吉的思想灌输只是让他们知道国家民族之类的大义,激励起他们的自豪情绪,不过等到李永吉的地位越来越高,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引进了不少新的思想教导员之后,关于军队思想方面的学习跟教导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中华帝国建立之后,军中的思想教育已经完全向个人崇拜,或者说忠君思想去转变。

为了加强部队官兵的忠君思想。不管是禁卫军、国防军还是类似民兵一样的国民警卫队,在平日训练的时候,都增加了很多忠君教育,相比而言,爱国教育反而在忠君教育之后。

此时的中华帝国虽然已经处于和平时期。而且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飞跃式的大跃进,但由于底子太薄,建国的时间也太短,所以整体上还是以农民跟穷人为主。

换言之,此时的中华帝国,依旧是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中华帝国的四亿多人口中,八成以上都是贫困线以下,在温饱边缘挣扎的穷人,其中农民的比例更是高达九成!

虽然帝国现在已经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很多工厂。还有很多建设兵团,不过总体而言,工人这个阶级还很弱小,远远不能跟农民相比,所以中华帝国整体上还是一个穷困国家,人均生产力相对薄弱。

这就是说,在此时的中国,当兵是一个绝对让人羡慕的职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华帝国的大肆宣传,人为的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当兵的待遇太好了。

别的不说,就说在国防军当一个最低级的义务兵吧,如今一个月也能有2华元的纯收入,这个收入比很多农户辛苦干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这可不是夸张。因为如今的帝国开始普及高产粮,粮食产量,尤其是水稻产量年年增高,结果就是粮价开始大肆下降,所以种粮食已经不怎么划算了,很多农民。尤其是山东河南等贫穷地方的农民,为了生活,往往只有三个选择,那就是当兵、进城务工,或者去海外谋生。

在这其中,当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进城当工人,主要是指建筑工,实在不行,才会选择去海外殖民地找生路。

其实这也是无奈,毕竟现代社会的高产作物产量太高了,加上这几年国内风调雨顺,国内整体人口又不多,对粮食种植又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加上运输业,尤其是海运的异常兴盛,这都让高昂的粮价好像过山车一样的飞速下降。

尤其是李永吉离开中国,


状态提示:第四六八章 但愿只是我多虑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