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休。酒足饭饱后哥俩也不脱衣洗脚,走进船舱客舱小榻上倒头就呼呼大睡。

他们一直沉睡到航船停泊光福码头,张老大好不容易把哥俩唤醒。顾撷冈说:“我昨晚喝醉了吧?真像做了神仙似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文昌君说:“老弟,你喝醉酒的样子很可爱。”他们收拾行李,告别张老大,匆匆上路。

文昌君说:“我们还是穿上隐身服,腾飞在光福上空,观察清楚地貌方位再说。”

他们刚升腾到半空,便惊奇地发现,光福原来是一个凸入太湖东岸的半岛,东崦湖和西岭湖夹着邓尉山镶嵌在半岛上,几个离岸的小岛,将湖滨分割成几处美丽的湖湾,真是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可想而知,光福镇真是由此而得名。

他们徐徐降落在玄墓山中的圣恩寺大雄宝殿后边最高的一层平台上,凭栏远眺,只见南面是浩瀚的太湖,东依米堆山,西临长圻山,北靠邓尉山,这天然形成的湖湾,犹如一个硕大无朋的畚箕。

文昌君说:“在风水先生的眼中,这里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三山蜿蜒联袂,点缀成三龙三凤,确实是胜绝天下的风水宝地。”

顾撷冈说:“我虽然不懂阴阳风水,但是从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角度看,这里地理气象条件极佳,真是一处可以忘却尘世烦恼的世外桃源。”

他们飞越南山峻峭的石壁,在永慧寺后边悄无人迹的山泉旁歇脚,文昌君用3d打印机迅速地建造了一个临时凉亭,看上去雕梁画栋,小巧玲珑,别具一格,亭内石桌、石凳、茶具、糕点、古筝、铜箫一应俱全。他们一边品尝茶点,一边谈天说地,雅兴所致,文昌君抚琴,顾撷冈吹箫,俩人琴箫合奏《高山流水》。

顾撷冈说:“你的古筝弹奏得真好,在初中时我就想学古筝,但总是抽不出时间来。现在我们穿越时空到明朝游历,朝夕相处,我可以如愿以偿拜你为师学古筝了。”

文昌君说:“有音乐细胞的人,都可以无师自通。我这古筝是太古弦,比起鸟语屋弦在手感、张力和音质上都要来得深沉、醇厚,我只教你基本手法,就靠你自己苦练了。”在文昌君手把手的指导下,顾撷冈很快掌握了古筝的基本技法,短短一小时就能弹奏曲子了。

傍晚他们来到铜坑桥上,远眺光福塔,夕阳下的塔影犹如七彩虹霓,让人沉浸于遐思浮想之中。从自然河岸流来的铜坑水,清澈见底,潺潺湲湲地在桥下流过,一群鸭子在水中戏耍,“嘎嘎”地扑腾欢叫着,正要归巢,此景此情,让人联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来。

在铜坑桥上观赏了一会夕照景致,文昌君说:“前面就是铜坑村,我们到那里去投宿吧。”

他们在村口的一座宅院前驻足观望,看到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旁边有一位俊秀文雅的书童陪伴着,正在门前铜坑河边的凉亭里抚琴吟唱。顾撷冈上前作揖道:“老先生您好,我们是途经铜坑村的过客,天色已晚想在你家借宿一夜,不知可否?”

老先生爽快地答应道:“可以,可以,欢迎光临。两位公子请。”

在老先生的引领下,他们来到宅院内,这是一座两开间三进的深宅,看上去是书香门第,典型的江南古宅,门楼是古色古香的砖雕,厅堂是红木雕花二层楼房,上悬一块金字匾额“懿德堂”。他们刚在客厅坐下,就有家丁沏好一壶碧螺春茶招待客人。

老先生说:“两位公子请用茶。还不知两公子贵庚?”

文昌君站起来回应道:“在下姓文名昌君,这位是我的兄弟,名叫顾撷冈。”

老先生高兴道:“哈哈,这位公子跟老朽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老朽姓顾名文苑,字愚儒。铜坑村是顾氏的祖源地,村民大都姓顾,顾公子与我家有血统关系,都是本家亲戚。”

顾撷冈谦恭道:“原来老先生是我的本家长辈,小生有礼了。”

文昌君说:“据史料记载,顾姓有南北二支,北方一支源于夏代顾国的姓。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顾


状态提示:第8章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