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塞北王朝金>第100章 100海上之盟(一)

记得把本网站163x告诉你的朋友哟!转发的更多更新越快,据说分享本网站的最后都找了漂亮的老婆哦!

自从北宋建国的时候,宋辽两国关系的挺好,使节往来,一片激情。

宋太祖去世后,太宗继位,这一切就都变了。太宗这孙子和太祖不一样,自己没本事打仗,还生了一副鹰派的心胸和嘴脸。于是就和辽两国打了很多年,最终在真宗朝打累了,双方签订盟约,约为兄弟。宋朝做大哥,辽国做小弟,但大哥每年要给小弟压岁钱。

从此以后,双方就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按说现在辽国有难,做大哥的应该帮忙啊,可大宋这个哥哥很不仗义,不仅不帮忙还想乘乱抢劫小弟。你说这事闹得,这样真的好吗?在下不能判断,根据江湖流言:政治就是无节操的。

当时的主政的人,认为辽国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咱们如果现在不出手的话,可能就连汤水都喝不上了。而且出手有好处很大,一则可以向金国示好,二则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是指: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

说到这里咱们插点题外话,前段时间看了电影《长城》,拍的特别的好,我很喜欢,尤其是喜欢漂亮的景甜……

收……

这不重要,这部电影好是好,但选得时代背景略有瑕疵,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其中的年代,但根据整部电影来看是宋朝。

大宋朝没有电影中那么霸气,人家小宋宋是很可怜的,当时的版图内是没有长城的。幽云十六州都不是自己的,长城就更不是啦。

话题回来,大宋收复燕云之地,就是希望能够收复,横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长城,作为自己北方的屏障。当时的长城并不向后来明长城那样宏伟,但依山而守,总比在平原上和北方骑兵干仗有优势。

无论是战略纵深,还是战术需要,收复燕云之地都势在必行。以至于在神宗朝,下了这么一道命令,说: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

这话的意思是,谁收复了燕云之地,就把这块地盘全部给谁,并封王爵。这是什么概念?列土封疆,玩起封建制了。被封建的人比亲王还要狠,简直就是二皇帝了。

由此可以见幽云十六州就是大宋皇帝永远的心病,永远的痛。

徽宗皇帝是一个轻佻的人,他一心想要超过祖宗,可自己有不愿意花精力治国,现在这个捷径来了,他能不动心吗?若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他前面的所有的大宋皇帝,除了太祖,都能被他按在地上。死后也不会,落得一个徽宗的庙号,称祖不在话下。

当时大宋朝廷并不是一片看好,也有许多人是反对的,比如说:太宰郑居中,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等人。

不久之后,连高丽棒子,也给宋朝献策说:“辽为兄弟之国,存之可以安边;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

在下还是那句话,联不联金,和被不被打是两码事情。辽国现在灭亡在即,对大宋来说,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童贯毕竟在军旅中呆过,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谋划了一个策略,说:“云中根本也,燕蓟枝叶也,当分兵挠燕蓟而后以重兵取云中。”这个策略被很多搞宋史的人给忽略了,这个真不能忽略。没有它,你根本无法解释宋朝在和金国谈判中,为什么有意无意的忽略云中(现在的大同附近)。

这个策略你要乍看,没有什么值得陈赞,但当时大宋能战的军队都在河东,也就是说以河东之兵收复云中,那是没有问题的。云中既得,幽州还会远吗?

但是人没有前后眼,童贯的谋略的前提是金国拿不下云中。童贯认为即使辽国打不过金国,西部地区也不会说丢就丢了,乘着两国打的一脸狗


状态提示:第100章 100海上之盟(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