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彼岸繁花[综红楼]>634、扈三娘70

扈三娘回到汴梁,才发现因为燕山府、大同府等处被收回,金国入侵的两路人马被全歼,京中百姓对自己表示出发自内心的极大欢迎,这是前宋建朝以来就没有的事情。

汴梁的百姓表示他们的心意也很简单直接,往皇宫送他们认为小娘子该用的、该有的东西,半天的功夫,就在宫前堆成了庞大的一堆礼物。这些都是放在皇宫值守近卫面前的小广场,大大小小的盒子里装有钗梳、绸缎衣料、各样的香料、吃食美酒,居然还有送小儿郎进宫来服侍的。

十几个儿郎,年龄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各个都是相貌姣好,插花涂粉地立在禁军军卒的跟前。这些小儿郎的眼里都是热忱的渴望,急切地盼着、等着皇宫里有内宫来接他们进去。

事情报到刚回宫的扈三娘这里,送物的,收也就收了。送小儿郎的,扈三娘打发童贯去处理,能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最好了。不想自己回去的、拒不说出来处的,退不回去就送去军营,从打杂做起,等够年龄了,不能做战兵就做辅军好了。

童贯到宫门口把安排的方法一讲,不等军营来人领他们呢,这些小儿郎就一哄而散,逃一般地立刻离开了禁宫。

童贯在心里撇嘴,这样的货色还想进内宫博到管家的宠幸?也不看看管家是不是和前朝一样呢。都是做着白日梦,想着奔着能与前朝那般,一人得宠,全家飞黄腾达。呵呵……

童贯笑完了这些小儿郎的浅薄,不禁就为住在自己外宅的燕青发愁起来。女帝完全没有收人的倾向啊。

可怎么办好呢?愁人!

扈三娘这样的干脆利落处理送上门的小儿郎一事儿,不等日落就传遍了汴梁,成为上元节的一个新话题,多多少少地暂时遏制住了想送儿郎进宫攀富贵的势头。

扈三娘打发童贯去处理宫门前的事情,自己舒服地泡在浴桶里,总算可以舒服地泡泡了。花木兰从军的事真是扯淡!

不提别的,单是行军小憩的时候,几万名军汉放水,自己在就是给别人添了麻烦。要是没有空间可躲避,这可不是能穿纸尿裤上手术台的时候。

扈三娘泡的惬意,柴夫人走到屏风处,忍着笑意低声向她汇报童贯的处理结果。

“官家,那些小儿郎听说要从军都吓跑了。”

扈三娘忍不住向柴夫人抱怨,“赵佶广纳后宫,真真败坏了百姓对天子的认知。”

柴夫人明白扈三娘的想法,笑着接着说:“从唐时流传的那话不重生男重生女,以后可要改过来了呢。生男尤得进内宫呵。”

扈三娘失笑,“就是我的女儿,也是从武将里选夫婿。唐时的上马能领军杀敌,下马能提笔处理政事,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儿郎。”

柴夫人瞬间领会到扈三娘的意思,“官家好打算。如此也不怕那些武将担心了,也不怕文官盛气凌人了。”

柴进这些日子还是很受了礼部官员的一些个闲气。无非柴进不是科举出身,现在却压在他们头顶上。柴进又不是能使得出玲珑手腕的人,他那样的豪爽性子,到军中还嫌不够,在文官里就有些粗鄙了。

可碍于柴夫人在扈三娘跟前的位置,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招惹他,只是暗搓搓地给他一点儿小别扭,闹得柴进心里明白、嘴里却无法发火地憋屈。

扈三娘领军出去这两来月,每天都有信使来回奔跑传递奏折。把一些非得扈三娘处理的公事呈送上来,在把批示的奏折接回来交给李纲等人。丈夫的委屈落在柴夫人的眼里、心里,她只轻巧地安慰丈夫,等管家回来就好了。

柴夫人看着屏风上透出来的影子,听得扈三娘出水了,等了一会儿才转过屏风,帮着小宫女服侍扈三娘穿戴、搽拭头发。还在一边温和地笑着继续与扈三娘说话。

“官家,世人惯于寻轻巧的路子走。那里知道文武双修要付出的辛苦,那里能理解到官家心里的宏图。所以哪样的人家养出来的儿女,官家不允他们进宫,也免得以后孩子们沾染了他们那拈轻怕重、趋炎附势的习性。”

停一会儿,柴夫人才又继续


状态提示:634、扈三娘7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