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彼岸繁花[综红楼]>324、废太子28

九曲黄河的模型,放在养心殿的院子里,工部的官员,按照各地送上来的黄河、淮河、还有沿途分支河流的水文资料,模拟了黄河各个时期的水流量、其中的含沙量后,确认束水冲沙的方法有效。

靳辅的——将黄河河道和运河河道做为一体考虑,彻首尾而合治之的治河策略被摆在首选的位置。

在这过程中,要审视黄河所有流经的区域、分支河流、全盘地考虑问题,然后把个人意见形成书面文件,投递到工部,是太子参与工部制定治河策略的第一个要求。

“父皇,”太子对圣人解释,“大、小朝会的时候,说话的人太多,很多人才说了几句,未及全面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被打断了。现在儿臣让他们先知道黄、淮、运河面临的所有问题,每个人都要全面地提出自己的治河方法,然后工部官员总结归纳,形成一个总的治河策略,不然在朝堂,再吵三年,还是没法出章程。”

圣人认为儿子这一想法甚好。

从太子大婚,圣人偶然问一句太子对治河的看法,然后太子就全部精力投注到治水,几个月下来,取得了以往几年都没有的成效。

太子要是知道圣人心里的想法,一定会呵呵的,立项,论证,是做工程必须的。既往派人去治水,哪里决口了,就去哪里堵,再有十个十年也不会有成效。

靳辅的治河总策被采纳后,太子领工部的官员,向朝廷的所有人,征集治河的下一个难点——黄河凌汛的解决方案。

每年黄河的上游都会结冰,如果是文开河还好,如果是武开河,形成雍冰、冰坝等,势必要造成堤坝的损伤,甚至决口。

如何处理凌汛?如何减少武开河?

太子引导下的朝廷治河议政,一改往常一方提出论点,支持的,反对的吵成一锅粥。有意见,在规定的时限内,静静上书,投递到工部就好。

工部有专门的文书郎,把同类意见归纳到一起,然后在朝堂公示数日。再收集臣工的意见。

反反复复,直到快中秋节的时候,治河黄、淮、运河的事情,算是基本落实了方案。

由靳辅担任河道总督,采纳潘季驯主张的“束水冲沙”的方法和靳辅提出的"寓浚于筑"等方法。

对于凌汛,就是主要是防,由各县在汛期阻止乡勇防守大堤,一旦发现险情,立即抢修,确保大堤不被雍冰损害。遇到可能武开河的年份,提前动手,炸开冰层,向分支河流分泄凌水。不能任由增多的河水,鼓开冰层,损伤堤坝。尤其是狭窄的河道,要及时炸碎冰盖,给上游下来的大块冰,有顺利下行的通道,一定不能形成冰坝。

至于于成龙提出的疏浚海口,以泄积水,被工部以下河海口高出内地五尺,疏浚海口,不仅不能排泄积水,反而会引得潮水倒灌给否决。

太子提出的,保护中游植被,被工部采纳。但迁移中游的居民,远离河滩被定位不可行。还需要黄河沿途的乡勇,在凌汛期间护堤呢。

朝廷决定给黄河中游沿途,提供煤炭,禁止一切的采伐树木行为。同时在中游区域,派遣驻军,用士兵进行植树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减少注入黄河的泥沙含量。

户部论证了所有的治河建议,确定方案后,户部的工作量,跟着就上来。

不过要是能治理好黄河,不用再面对黄河改道的大灾,不用三年两年的、就得拨银子去黄淮流域赈灾,眼前紧几年,看长远一点儿,是有大好处的。

可是,别看户部一致赞同这治河策略。可再好的想法,落到实际中,一个重要的拦路虎摆在跟前:银子!银子!

朝廷库存的银子不足。这几年是风调雨顺的,户部有了一些结余,可不够治河啊。

前些年圣人平息藩乱,把户部的存银,花了个精光精,这几年好容易存下来一点儿家底。唉!

张太傅还兼着户部尚书呢。他愁啊,愁得胡子被外孙揪掉了,都没空心疼了。

圣人知道国库盈余有限,可是这黄、淮、运不治理,攒家底的事儿,就不用想。他不仅在为银子发愁,还再为


状态提示:324、废太子2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