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世子的大婚,圣人下旨,按迎娶太子妃的礼仪操办。

程府原来是没多少人能踏入的,可随着程家儿子出仕、娶亲,女儿出嫁,姻亲也多了起来。秦王世子妃的外家——林府呢,因为儿子多,亲家多,儿子的同年同僚也多。登不了程府大门的,不少就转着弯,到林府,给秦王世子妃添妆。

等这些人到了林府,才发现林府的规矩,既往没往来的不收添妆礼;添妆礼价值不超过一百两。

如此的严苛,秦王世子妃最后的嫁妆,最后还是超过了一百六十台。

林海在秦王世子妃确定婚事后,到程府和女儿、外孙女,谈了大半天。谈的什么,连程泰最后都不知道。反正林海离开的时候,黛玉一扫多日的愁绪,而秦王世子妃也沉静下来,每日抓紧时间跟着母亲练功。

秦王世子大婚半年,传出世子妃有孕。

程夫人和纪氏各带着三个儿媳妇,汇合了,去看世子妃。

纪氏回来之后,对林海说:“夫君,晏晏给世子妃把脉,说是个男孩子,再有六个月,咱们就能见到曾外孙了。”

林海笑,“男孩好啊。这孩子,和小四他们三家的,差不多大呢。”

“可不是,差不多大小呢。这孩子一个个地多起来了,再有三十年,我们也是一个小家族了。”

林海笑着对纪氏一揖,“都是夫人的功劳,夫人辛苦了。”

纪氏一搡林海的胳膊,“几十岁了,老不正经的。”

屋子里的丫鬟笑着,都躲了出去。

林府,空旷了百余年后,现在是差不多快塞满了。

东边先是林晨的三进三间的院子,林晨和陶氏育有二子一女,陶氏的陪房丫鬟,还生了一女。三进的院子,挺满的。

西边同样的格局,住着林旻和朱氏,还有他们的二个嫡子。比起来就松快了许多。

林旻一家,住在林晨的后面,是重新调整、修缮出的一个三进的院子。林旻和康氏现在只有一个嫡子,不过康氏的肚子里,还有一个。

林曧住在林暮的后面,院子的格局和林旻一样。小夫妻成亲快一年了,孩子在母亲肚子里,也快落地了。

纪霖成婚后,搬到林府西边的隔壁。外面看着是俩家,各有各的大门。里面是花墙的间隔,与一家也无什么区别。而那半人高的花墙,如今被淘小子林珵拿来练轻功了。

纪霖和林曧前后脚成婚,孩子也要在差不多时候落地。不过,这俩准父亲,都在张家用功读书,准备春闱呢。

张钰已经过了八十岁了,他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拿着戒尺,看孙辈、重孙辈读书。用张昭的话,那戒尺可不是摆样子的,谁稍微走神了,老爷子打起来是没轻重的。

几个月后,先是林旻的媳妇康氏生了一子。然后没过一个月,是林曧的媳妇生了一子。跟着纪霖的媳妇也生了一子。纪氏看着纪霖的儿子,眼泪成串地往下落。最后还是林海出面,千劝万哄地把纪氏弄了回去。

“婉容啊,快别哭了。纪家有了纪霖了,又有了孙子,高兴事啊,你这还哭什么啊。”

“夫君,妾身就是高兴的。夫君,等妾身见了爹爹和娘亲,妾身可以和他们说,女儿虽辜负了他们,没能进了宫,把父亲调回京师。可女儿最后让纪家有了香火的承继。夫君,谢谢您。”

纪氏情绪不稳,几个儿子都孝顺,过来和父母亲一起吃饭,还饮了一些酒,哄得纪氏眉开眼笑的,由丫鬟服伺着去休息了。

第二日是大朝会,该上朝的。可辰时末,明松绷着脸,到阁老的值房来找自家老爷。

“老爷,府里来信,说是太太病了,请您回去呢。”

林海进府,就发现府里的气氛,有点儿不对。

林顺迎上来说:“老爷,太太,太太走了。”

“走了?去哪儿啦?”

林海被林顺这突兀的一句弄得愣神。

“老爷,太太过世啦。您,您……”

纪氏过世了?怎么会?昨天还为纪霖得了儿子高兴呢,怎么就过世了?

等林海到了正房才确认了,纪氏确实是走了。府里


状态提示:296、尾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