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阳光再次普照大地,即使是杨村这样荒凉偏远的小村庄,也时常会前往最近的集市,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说是集市,其实也不太准确,不过是一些临近的山村自发约定组织的物品交换大会。一些游历的商人,也会看准商机,带着从大城市中运来的商品,做起买卖。

翻过两座大山,一条临近溪水的小道上,早已架起了高高的棚子,一路往西,各色商贩和村民都带着自家的货物,占好位置,大声叫卖起来。

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大米和食盐,毕竟这两样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来这的人,别得不买,这两样都是要带些回去的,不然可就白跑一趟了。

所以其中米贩与盐贩倒是显得‘矜持’一些,不像那些荒野村夫一样大声吆喝,生意却也是络绎不绝。

叶凡依然还是那一身百年不变的朴素打扮,背着大竹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他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集市了,所以倒也显得轻车熟路。

只是以往他都带着厚重的猎物前来,行动起来,还要困难。而如今嘛…………

叶凡拍了拍自己的腰间,里面还有几张银票,和一些散碎银两,算不上一方富豪,但也是财大气粗了。

“啪!”

往米贩正在装米的麻袋上重重一拍,叶凡学着那些乡绅老爷的口气,说道:“你这一车米,我全要了。”

正在给客人装米的伙计手中一停,有些古怪地看了叶凡一眼,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即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没好气道:

“哪来的神经病,真是大言不惭,你知道这一车米要多少银两吗?随随便便拿张破纸,我就会乖乖给你吗?走走走!哪凉快哪呆着去,别妨碍我们做生意。”

伙计嘘了两声,挥手要将叶凡打发了。

好在蹲在一旁嗑瓜子的随行管事见过一些世面,以前也曾在大城里当过酒楼的账房先生,他一眼就看出了那张被拍在米袋上的纸竟是张银票啊!当即脸色一变,跑了过来。

管事将伙计拉开,热情地跟叶凡打招呼。

“新来的不懂规矩,冒犯少侠了。”

管事不留痕迹地瞥了一眼银票上的面额,乖乖,一百两,这可比酒楼的那些酒客还要阔绰啊。

要知道他这整整一车的米成本也不过六十两,就算全卖出去,顶多再赚个一二十两也就顶天了,像叶凡这样一出手,就是一百两的大主顾,他怎能轻易放过,当即各种赞美之词顿时就如涛涛江水一样喷涌而出。

什么年少有为、一表人才、fēng_liú倜傥啊,总之全是些叶凡听着生涩的词句。

叶凡也没有讨价还价,既然有人识货,他也就不再多言,给了钱,便拉着车要走。

管事本想说他们能用马车替叶凡送回去,不过叶凡只是摆摆手,走到板车前,一手握住一边,轻轻松松抬起便走,毫无压力,看着两人是目瞪口呆。

一袋大米至少上百斤,这一车下来,说没个上千斤斤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他们也得靠两匹强壮的西域悍马才能拉动,像叶凡这样仅靠一人就拉走了,真是前所未闻。

不过这也只是叶凡今天任务的一个小插曲,随后他又去盐贩那买了一大罐食言和几斤熏肉,准备回去开开荤。

虽然山里也有野兽可供叶凡捕猎,不过叶凡对生活的追求也稍微提高了一些。说到底也是出去见过世面的人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了,能够偷懒,就绝不动手,这才是生活呀。

叶凡并未在市集逗留太久,采购了一些必须的物品后,他就拉着板车离开了。

小叶子则被叶凡暂时放到了车后,反正空间还有剩余,至少比竹筐里要宽敞。两张面饼卷着大葱,一口一个,吃得香甜。

叶凡发现,当这丫头饿极了时,那是真得能吃啊,也不挑食了,张口就来,很好养活。

而就在叶凡离开后不解,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躲在暗处交头接耳了一番后,立马也很快跟了上去。

回去的山路不太好走,更何况还拉着辆车,为了避免颠簸的


状态提示:第126章 打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