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长安十日>第九十二章 难断

时若闻见董武柏眼神闪烁,眉梢露出一抹隐秘喜色,旋即隐藏于肃然语气之下:

“想必董大人也知道,昔日隋延平跟随太祖征战多年,战功赫赫,勇武智谋均是世上少有,太祖甚至有过禅让的想法。后隋延平竟起兵叛乱,险些令中原又归于乱世,太祖震怒,处以极刑。”

董武柏无奈地苦笑一声,心想何止是极刑两个字能说全的。昔日太祖与反王隋延平两人从祖地揭竿而起征战四方,生死都一起走过,却没能善终。关于隋延平谋反的起因已经被埋没在史书中,没人知道为什么两个沙场上走出来的同袍兄弟,最后自相残杀。反王隋延平伏诛后,太祖将其抄家灭族,并下令隋氏子弟永世贬为庶民、不可为官吏,刑部断案,有隋姓子弟牵连者罪加一等。

那是本朝最重的一桩处罚,也是太祖在位时所下的,唯一一起灭族的旨意。从隋延平后,本朝再无封王一事。

“东海王隋延平,往日是太祖之外第一权贵,世上无人能出其右。倘若是他,确有能力建立起什一堂这样的组织。因此,巡捕司决定顺着这个方向查下去。”

董武柏望向时若闻的眼神多了几分莫名色彩,他轻声提醒道:“时大人,太祖有令,东海,哦不,反王隋延平谋反一事,不可再查、不可再提、不可再牵连。”

“这是自然,”时若闻并不否认,只是换个说法:“巡捕司所查,是什一堂,并非隋延平。”

董武柏深深地看了时若闻一眼,心中不由得对巡捕司有了几分新的认识,一时间有些质疑和提防,却又想到时若闻敬重自己才冒着风险讲出这些话,心中霎时满是愧疚。

时若闻认得这眼神,朝中大臣望向巡捕司的,大多都是这般提防,董武柏还算有良心,没当场质问他时若闻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

烛火悠悠,室内多了几分寒意。

“巡捕司顺着这个查什一堂,果然查到了东海。东海那处,民风淳朴,但有祭祀之风盛行。我们查来查去,经由一座淫祠,查到了一件案子。这案子牵涉隋延平旧时布置,其中诸多细节与什一堂极为相似。只可惜,往事久矣,线索终归太过模糊,查到最后,其实算是一无所获。”

“算是?”董武柏听出一丝蹊跷。

时若闻手抚横刀盘膝而坐,仿佛陷入回忆:

“东海也是武风昌隆之地,我们追查什一堂的时候,是以一柄短剑为线索。那短剑三寸又七分长,鲨齿作柄,金缕为带。董大人或许不知道……”

“我知道,”董武柏神色越发凝重,出声打断时若闻,说出了那柄短剑的名字:“玉灵。”

“不错,玉灵。”

玉灵短剑,是太祖于东海征战时所获神兵。当时在一处无名洞窟中寻到一长一短两柄剑,太祖持长剑,其名为九渊,隋延平得短剑,其名为玉灵。这两柄剑随二人征战数十年,后隋延平获罪,家产尽数抄没,唯有这一柄短剑下落不明,太祖曾以万户侯为赏,想找出这柄短剑,终无所获。

而太祖皇帝死前所颁遗诏中,这万户侯的悬赏仍旧在,只不过从“归还于朕”变成了“陪葬”罢了。

这种细节讲出来,董武柏彻底由半信半疑,变为了惊诧,不由得开始思考,倘若什一堂确为隋延平布置,大理寺又当如何应对。

摇晃的烛火映照出时若闻的闪烁眼神,仿佛有一团火在那儿燃烧过,现在只留下余烬。

“具体的过程,请董大人原谅,在下不能说出,事实上,若非碧落楼确有记载,连我也不敢相信此事是真。而结果便是,什一堂可能是隋延平在意图谋反前布置的手段,但太祖面对内忧外患时,决定抢先平定东海,以至于许多后手未曾面世,便因隋延平伏诛而消亡。”

董武柏脸色阴沉如水,被这惊天的秘闻震惊。这布置绵延至今令他惊诧。隋延平此人有智将之称,无论是大小征战还是治理朝政,都没有出过半点纰漏,那他做的布置,又会有什么样的力量?

董武柏想不出来,也无法想象,他手指轻轻按住桌上的卷宗,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难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