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兵戈>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会的变化
畋宣布早朝开始。

第一个发言的是吏部尚书、平章事刘巨容。

刘巨容建议兵部郎中阚泽宇出任东都留守,至于说刘允章,准备打开城门投降黄巢,这是无法饶恕之罪过,朝廷应该严惩,建议皇上下旨,要求刘允章到京城来接受责罚,同时朝廷革除刘允章的一切功名,贬斥为平民,而且永世不得被朝廷录用。

刘巨容发言的时候,周围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按照道理来说,刘允章的确应该被责罚,但毕竟是没有形成事实的举措,如此严厉的责罚,是不是太过分了,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刘允章已经跟随李儒沛到梁州去了,皇上该怎么下旨,难道要一并斥责李儒沛吗。

刘巨容说完之后,大殿里面暂时沉默了一会。

朝廷之中的格局,谁都是清楚的,自从卢携故去之后,能够和宦官有所交流的丞相就是刘巨容了,郑畋和宦官之间的关系是很冷淡的,故而刘巨容说出来这样的话语,这里面恐怕也包含了田令孜等人的意思。

一般人是不会站出来反驳此等意见的,那等于是得罪了田令孜和刘巨容,这样的压力,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

站出来反对的是郑畋。

这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毕竟郑畋是第一丞相,而且资历是不一般的,在朝中能够说上话,也有着足够的威望。

郑畋的意见非常明确,举荐阚泽宇出任东都留守,他没有意见,表示同意,至于说对刘允章采取何等的处罚措施,朝廷不妨将这个权力交给彝王李儒沛,毕竟现实情况是刘允章主动辞去东都留守之职位,跟随李儒沛到梁州去了。

郑畋最后强调指出,李儒沛率领铁血军,千里奔袭,大败黄巢,解除了东都洛阳面临的危局,从侧面也让京城更加的安稳,此等巨大的功劳,是不能够被朝廷淡忘的。

郑畋刚刚说完,田令孜直接开口了。

这令大殿里面再次沉默下来。

田令孜在早朝上很少发言,一般都有人帮着他说话,若是他要开口说话了,那就说明事情很关键,或者是很重大。

田令孜支持刘巨容的意见,他说的大义凛然,什么朝廷的威信必须要保护,不管李儒沛立下了多大的功劳,都是要遵从皇上的旨意,刘巨容既然是铸下大错,那就必须由朝廷来处置,这点是原则,不能够动摇。

刘巨容最后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李儒沛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朝廷应该予以奖赏,皇上可册封李儒沛为平章事。

田令孜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大殿之中再次出现了议论。

平章事就是朝中的丞相,以节度使的身份兼任平章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若是李儒沛出任平章事,很大的可能就是要进入到京城,这岂不是意味着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人选,需要另行安排。

李儒沛会看不出这之中的蹊跷,怎么可能出任平章事。

可李儒沛要说拒绝出任平章事,就等于是抗旨,那就意味着李儒沛和皇上之间,会出现直接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出现,对于朝政的稳定是有着致命打击的,当然,李儒沛和皇上之间出现冲突,舆论责备的肯定是李儒沛。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田令孜和李儒沛之间,关系不一般了,两人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对头,应该说两人各具优势,田令孜掌控朝政,背后有皇上的直接支持,但李儒沛手握铁血军,实力令所有人害怕。

田令孜说完之后,大殿之中再次安静下来,不会有人继续开口说话了。

就连最喜欢发言的王铎,也微微闭上了眼睛。

皇上终于开口说话了。

阚泽宇出任东都留守的事宜,皇上同意了,至于说责罚刘允章的事宜,皇上认为朝中存在分歧,此事暂时不做决定,待到下次早朝讨论商议,至于说册封李儒沛为平章事一事,前不久才册封李儒沛为彝王,如此频繁的任命,显得儿戏了,再说李儒沛率领铁血军,千里奔袭驰援东都洛阳,本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故而目前不适宜册封李儒沛为平章事。

皇上特别强调了,李儒沛年轻,在山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会的变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