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三十三章 北线战事(1)

第三十三章 北线战事(1)

这次青岛多国会议,给了陆铭最大帮助的,是他有了一个真正光明正大收复东北的名义,说起来可笑,自已的国土还需要外国人首肯,在当时的形势下,还不得不这样去做。

对于陆铭和他手下的军队来说,他们拿到的实际好处,是美国提供的后勤帮助,这些帮助其实是答应给苏联人的,这次巧合之下,美国人转了个弯,把这些用在了东北战场。

还有一点值得提到的,就是红十字会难民署的帮助,美国为首的国家,通过红十字会运来了大量的援助物资,衣服、粮食、药品等。

陆铭这点上是真心感谢马歇尔将军和尼米兹将军的,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这么快的送来大量的物资。

战乱,其所造成的灾难,以现在陆铭的能力根本顾不过来,就拿丹东这个小城市来说,里面的几十万人中,其中死在饥饿和伤兵的人数,就超过十万。

十万,这个数目可不小,而还是这样的一个小城,因为美军的连续轰炸,日本本土现在粮食就成为了日本人最大的灾难,他们唯一能从外面运来的,也只有东北,那时,这边的粮食基本上被日本人收之一空。

美国的这次援助,确实为陆铭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难题,难民问题。

沈阳,满清时期又名奉天,当年的九一八事变,张少帅就是从这里被赶出东北的,十多年过去,关东军把这里当成了他们在满洲统治的中心,因为靠近朝鲜,加上港口很近,这里成为了日军掠夺的输出口岸。

关东军司令部和山田都很清楚,沈阳是不能丢失的,死也要守住,如果这里一丢失,关东军就会成瓮中之鳖,现在,他们不得不冒险,即使丢弃其它地方,也要保住这里。

从关东军得调动就能看出,他们放弃了很多小城市,北面,他们收缩到了哈尔滨等大城市,西面同样如此。

而辽阳成了日军部署在沈阳外围最重要的屯兵区,十多万日军在这一线布置了一条长达几百里的环形防御区。

山田乙三现在再没有能打败对方的想法,到现在,这位关东军总司令心里算是明白了过来,对方开始和自已的拉锯战,一切都为了布下一个局,一个惊天的大局。

对手的目标是全歼关东军,甚至不打算让这些军队回日本本土,现在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不过也等于半包围了关东军,海上撤离路线被美军的军舰切断,他们还真正的陷入到了困境中。

这个时候只能死守,能守多久,山田其实心里没有底气,不过他这时还没有完全丧失信心,还有几十万大军和控制的这些城市,陆铭想要吃下他们,也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这个时候,第三集团军逐渐的放缓了攻击的脚步,孙立人占领外围的目标已经达到,继续攻击,就要和有坚固阵地为依托的日军硬拼了,他不会在这个有绝对主动优势的情况下去和对方打这样的硬仗。

沈阳一线的行动是进入对峙阶段,但其它外围的战斗还在继续,一些日军的占领区,被他们一一突破,和第二集团军的联系已经完全打通。

下一步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打通和第一集团军的联系,这样大半个东北就会落入他们的手里。

根据陆铭的指示和总部制定的战略,三大集团军逐步压缩日军的活动范围,在有机会的条件下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为将来攻占大城市创造机会。

青岛会议的前半个月,第一集团军这时已经完成了整个行动,他们全军到达了黑河和呼伦贝尔这一线,并在这段时间里布置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这边的日军开始有过几次行动,那时日军还以为是这里有抗日联军在活动,他们第一次出动了一个联队,进行“联合清剿”。

日军的这个所谓“联合清剿”还是非常有名,也是很霸道的行动,过去的这些年里,他们为此杀害了非常多的抗日组织。

在乡下的这些村子中,日军除了用警察部队管理和防范这些村民,随着那时本土侨民的不断涌入,当时的日本关东军还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北线战事(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