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残阳帝国>601 反舰*
的计划失败,好继续搞自杀武器。

按照他的想法,这枚*的实用阶段,是利用新式雷达探测海上目标,并通过指令控制*飞向目标。第二阶段要能够从空中发射,并通过飞机装载的雷达越过地球曲率,发现更远的目标。

海军刚刚利用缴获的英军雷达在开发类似的米波雷达,但是大本营横插一杠,希望开发一种既能对海测距测角,又能对空测向,最好还能进行通讯的多用途电探,这种瞎胡闹使得进度减慢。牧野提出,不同门类的雷达必须分开,这些功能不可能通过一部1.2米波长雷达完成,但是海军也觉得军舰顶着太多奇形怪状的天线,就无法安装巨大的光学测距仪了,而且重心上移,会影响舰船的复原性。

所以今天他实验的,仍然是一种光学瞄准,经由人工指令操控的火箭。事实上,用21世纪的眼光看,他主持的这项工作进度是惊人的,一号弹炸在发射架上,二号在空中乱飞掉到控制台不远处,三号能够沿着测量角飞向目标方向一公里,掉入海中;四号将这个距离扩展到了6公里。距离12公里外的目标,其实已经不远。但是海军对速度仍然不满意,他们随时可以找到志愿者驾驶这种东西撞击敌人,山本已经被澳大利亚的敌情逼的要吐血,他迫切需要一种新式武器一劳永逸消灭美舰队。

“你这个东西试了那么多次,怎么还是这个熊样?加装个燃料这么久,怎么实战?”浅野不耐烦地说道。

“你对工程一窍不通,这并不是实战化的武器,而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工程样品。如果不是弹体上面留了这么大一个缺口,弹体重心设置会简单得多。进度也不会一拖再拖。”

“我真不明白你搞的什么鬼?”浅野不客气地批评道,“既然还需要人操,为什么不让海军把他们设计成自杀机,直接由士兵驾驶冲向目标,立即可以投入实战。”

“那样日本仍然会战败,我要的是一个可以有效操控的成熟弹体,即使仍然需要光学跟踪,但是只要自动驾驶仪和指令控制这两套系统成熟,将来通过中央处理器,整合雷达将会十分便利。”

浅野摇了摇头,以示听不懂他说什么。

海岸边,有人向牧野挥了挥帽子,示意加注燃料完成。

牧野拿起望远镜观察远方的靶船,这是从上海缴获的英军海燕号炮舰,因为触礁一次无法修复,海军决定拿它充当靶船。它停在了12公里外,上面打开了照明,以便射控人员能找到。

发射架附近人员开始撤离,后方50米的射控台开始发射前准备,发射指令由电缆传达。整个操控组由四个人组成,由于无线电高度仪仍然停留在设计图纸上,所以飞行高度也需要一个人手通过手轮来控制。

射击原理为三点法,瞄准系统、*和目标始终保持一直线,直到撞到目标。射控观察由一台25倍光学测角仪担任。射手需要不断操作手轮,使得*保持在中心位置上。完成控制,对操控手要求极高,稍大的动作,就会导致*乱飞或者直接栽到海里。可靠的雷达还需要等待过关的磁控管量产,目前是所有短板中最关键的。即使打捞出春日丸,也无法补上这一课,所以必须靠本时代处于三流技术国家的日本自己迈过这个坎。

浅野不以为然地抽起烟来,全然无视这个地方方圆一公里内严格禁烟。牧野不理他,下达了实验命令,肥胖的火箭骤然点火,划过发射架,飞向天际。为了不重蹈覆辙,他重新设计了发射方案。初始阶段,*升空至200至500米高度,由跟踪人员保持角度对准即可,在计算距离过一半后,再下降高度,寻求撞击目标横截面。虽然仍然是人操,但是将来雷达指令操控的雏形既是如此。春日丸上,由大量防水包装的4至16位中央处理器,能捞起一包,大约就有1200片,经过简单编程,足够他将这一年来东拼西凑的技术整合起来。当然最低的门槛,他需要一种可以横向静稳定的飞行器。因为简单编程不可能解决复杂飞控问题。

火箭飞向目标,射控组一名成员不断念出一个倒


状态提示:601 反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