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乱清>第五十三章 公义私情
为公、侯、伯、子、男,是所谓的“五等封”。第sān_jí是“尉”,轻车都尉是其中最高的,仅次于五等封。

这样的赏赐,非同寻常。一般朝廷封爵,都要在整个战事尘埃落定之后才进行,算是终极的奖励。象关卓凡这样一场大捷便换来一个可以世袭的一等轻车都尉,是很罕有的事情,自然是沾了身份的光,因此恭王说是异数,也不为过。

而在恭王来说,他一直认为两宫太后对于关卓凡的“擎天保驾”之功,有着特别的感念之情。因此把这个赏格定的高一些,既是为了安抚太后,也是要摆明了告诉别的人,这是特例,是“异数”,不可引为常例。

对恭王的这个建议,两宫都欣然赞同,慈禧的心里面还难得的有些忸怩,仿佛是一个小女孩被人窥破了心思一样。不过她决不肯让这样的情绪流露出来,以眼神征询了慈安的意见,很深沉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看成,就按六爷说的办好了。”

给关卓凡的赏赐定了下来,等于是把整个调子也定了下来,其他人的奖励便易于措手了,准备由军机大臣们退下去以后,拟了名单进呈御览。而这一件大事一定,关卓凡所上的两个附片,也就很快商量出了结果。

“马队是顶要紧的,”慈禧太后说。当初在热河回銮的时候,肃顺派勒保的骁骑营追截御驾,关卓凡的步军马队卷地而来的气势,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让兵部一定用心,总要替他挑一些好马买了去。”

其时的战马,有南马和北马之分。南马的长处,是吃苦耐劳,并且适合南方的水土气候,但说到奔波逐北,嘶风追月。自然比不上口外的健马,因此关卓凡要奏请兵部代购。

“这一节请太后放心,”文祥对兵部的事情很熟悉,开口说道,“不用买,古北口就有现成的熟马,我让兵部移文。拨两千匹过去,一个月就能到上海。”

至于华尔和福瑞斯特请求入籍的事。君臣都觉得真有意思,不过大家的心里,不是仅仅停留在“有意思”这个层面上。从前所谓“万方来朝”的盛况,早已不能复见,而现在居然有两个美国人请求要做中国人,都认为这是个很吉祥的兆头,当然应该照准。

“我交待户部和总理事务衙门去办,”恭王笑着说,“至于籍贯。就按关卓凡所请,定在上海县好了。”

也就是说,两个洋鬼子从此变作货真价实的上海人。大家都笑了,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是由慈安太后提出来的。

“华尔是姓华,这个我知道。”憨厚的慈安太后说,“这个福瑞斯特。名字怪怪的,可是姓福么?”

这个大家就不懂了,都拿眼睛看着恭王——他办洋务,一定知道的。

洋人名字的规矩,恭王是知道的,但慈安太后既然开口说了“华尔是姓华”。那华尔也就只好姓华了,而福瑞斯特,自然也就只好姓福。

“是,正是姓福。”恭王笑道,“名字就叫做瑞斯特。”

“喔,”慈安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这些事说完了,却还有一件让人头疼的事。不过这一回,却是慈禧太后提出来的。

“前几日薛焕那个折子,说关卓凡在上海,纵容洋人私办电报,”她平静地说,“这件事,似乎也该有个说法。”

这件事,军机大臣们已经商议过几次,都觉得事在两难之间,没有想出一个妥当的办法。一方面,不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地方上的督抚,对于洋人要办电报,大都持反对的态度,因此英国人雷伊罗朵几次向总理事务衙门奏请,都被驳回。现在关卓凡居然胆大妄为,允许洋人自办,这等于是藐视总署的权威,恭王为此也很是恼火。

另一方面,关卓凡现在独撑上海,既是方面大员,又是朝廷新树立的“榜样”,如果严词重谴,于轩军的士气和朝廷的脸面上,都大有关碍。而且也隐隐听说,轩军之所以能在上海打胜仗,还颇得电报之力。但究竟是怎么一个情形,苦于路远,没法子亲眼看一看,一时也不好妄下结论。

既然没有结论,军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公义私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