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飞将之子>第二百八十八章:诸葛三兄弟
实在相差远矣!若唐王殿下有空,万望赐教强国富民之策!”

“哈哈,诸葛先生真是客气,江东富庶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哪里向先生说的这般不堪?”

“哎…唐王有所不知!自黄巾以来,天下纷争,江东虽然偏居一隅,却也盗寇横行,以致民不聊生!此后因扬州先州牧孙策将军除暴安良,方使得江东子民休养生息,然如今江东困顿,纵然我主孙权励精图治,勤恳为民,却也不能与京都盛世相媲美…”

“先生过誉了!然这治国富民之道,皆出于陈令君之手,既然诸葛先生有兴趣,此后可以与陈令君互相切磋探讨!”

“陈令君?是陈宫,陈公台先生?”

“正是!”吕霖扭头看着陈宫,朗声道:“先生的大名已经传到江东了!”

“哎呀呀,是下官眼拙,竟然未能识得公台先生真人!”诸葛瑾起身向陈宫恭身拜礼,肃然道:“先生大名,在江东已经妇孺皆知,连五岁孩童都知道公台先生是匡扶社稷的佐世能臣!”

“诸葛子瑜的大名,本官也早有耳闻!”陈宫连忙答应着,眼睛余光却瞟了一眼吕霖,但见吕霖毫无反应,方继续道:“子瑜先生谬赞,本官愧不敢当,当今陛下贤明,故而群贤汇聚京城,如我身旁的杨修杨德祖,便是弘农杨氏的才俊,如今官任太尉篡,这位乃河内司马懿司马仲达,亦凭借才能任中书参军,这位乃当世大儒庞德公从子庞统庞士元,官至司徒篡,这位是颍川陈群陈长文,亦担任尚书仆射,此等青年才俊皆为我大汉肱骨,子瑜先生乃南阳名仕,若愿意入朝为官,本官定奏请唐王,为先生安排恰当的职位!且以先生的才能,在江东为官岂不委屈了先生!”

“谢公台先生夸赞,瑾虽然薄有才名,却无真才实学,当不得先生赞誉!在座诸位皆青年才俊,瑾怎敢与诸公相比?且我主孙权扶臣于微末,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望唐王与公台先生容臣报效我主知遇之恩!”

“哎!罢了,既然子瑜先生不愿入京为官,本王也不便强留!”吕霖微微叹息表示非常遗憾,忽然又想到一事,遂问道:“不知子瑜先生在南阳老家还有兄弟长辈否,若先生照料不便,可将他们送入京都,本王愿意代为照料!”

“谢唐王洪恩!”这种事情诸葛瑾哪敢答应,若他的家人入京都,诸葛瑾也就不用回江东混了!至于吕霖说这话的意图,诸葛瑾并未深想,只以为吕霖还想搞离间,继续道:“臣家中长辈皆已亡故,唯有二弟、三弟在家看书学习!”

“哦?”吕霖来了兴致,微笑道:“子瑜先生才名远播,相信令弟亦有龙凤之恣!”

“唐王言重了,实在令臣汗颜!”诸葛瑾有些奇怪,吕霖为何对他家里人那么有兴趣,却也只好如实回答道:“我家三弟倒算是敦行好学,然我那二弟,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仅荒废学业,还终日不见踪迹,实在是家门不幸啊!”

呃!这是什么节奏,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竟然是这个样子的?到底是标新立异还是刻意藏拙?吕霖还真说不上来,却也不再想这件事儿,遂笑道:“先生也莫要多虑,若先生的二位兄弟愿意入京为官,本王定然重用!”

“谢唐王殿下!臣回程路过南阳时,必然亲口传到!”客套话说的差不多,诸葛瑾也知道该进入主题,也不再磨叽,直言道:“下官此次来京,除了向唐王道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万望唐王允诺!”

“这…”吕霖装作毫不知情地样子,看了陈宫一眼,方才答道:“你我虽份属不同,却都是大汉忠良,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本王能够办到,定然责无旁贷!”

“此事说来着实令人义愤填膺!”诸葛瑾眉头一皱,立即换了副苦大仇深地表情,愤愤不平道:“我先主孙策自令扬州牧以来,一直为国为民,戎马半生,今年春收到唐王召令出兵荆州,讨伐刘表,我主立即带兵西进,眼看荆州将定,不料刘备临阵倒戈,竟然弑杀我主!刘备此举,不仅无视我江东,更是视大汉礼法、典制于不顾,妄杀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八章:诸葛三兄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